帕布罗·卡萨尔斯(PauCasalsiDefillóPabloCasals),西班牙大提琴演奏家,大提琴史上的帕格尼尼

4岁,受管风琴师的父亲启蒙,开始学习钢琴。

5岁,进入教堂唱诗班。

6岁,在父亲的指导下试着写作了一首戏剧小品《牧人的崇拜》。

7岁,开始学习小提琴,当时他有一个愿望,就是想学会演奏所有的乐器。他父亲为他制作了一件怪模怪样、只有一条琴弦的乐器——这件用扫帚把与葫芦做成的乐器现被保存在圣·萨尔瓦多博物馆里,他学会演奏了许多乐曲。

11岁时,第一次见到真正的大提琴,被大提琴演奏出的宽厚淳朴的琴音深深打动。

12岁,进入巴塞罗纳市立音乐学校学习和声学、对位法、作曲、钢琴及大提琴演奏,当时就对大提琴的演奏方法做出了重大革新;期间,还在一家咖啡馆做商业演出。

有一天,与父亲去逛巴塞罗纳港湾旁的一个乐谱店,在一个散发着刺鼻霉味的角落里发现了“《6首大提琴无伴奏组曲》,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作曲”。从此,他每天都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用大量的时间对乐谱进行分析、研究与练习。

年10月,在拉穆勒乐团的协奏下,首次登台演奏拉罗的协奏曲,在巴黎一举成名。

从巴塞罗那音乐学院毕业以后,经阿尔贝尼兹推荐,为西班牙皇后克里斯蒂娜演奏,大受赞识,皇后资助奖学金,让他在马德里音乐学院又学习3年。

20世纪初,开始在欧美大陆广泛地巡回演出。

年,第一次登上音乐会舞台演奏了巴赫《6首大提琴无伴奏组曲》中的一首组曲。

他曾与钢琴家科尔托、小提琴家蒂博组成“黄金三重奏”。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每个人的政治立场以及所选择的道路的不同而被迫宣告解散。柯尔托在纳粹德国的政府中出任了文化要员,蒂博也在法国傀儡政权的控制之下为其频繁演出,歌功颂德。从此他们之间便断绝了来往。

年,在西班牙的巴塞罗纳自费筹建了一支由88人组成的管弦乐团,乐团的名字就叫做“卡萨尔斯管弦乐团”。

年10月13日,这支新组建的乐团在他指挥下举行了首场音乐会,从此以后,乐团便开始致力于音乐的演出、普及与教育。他常率领乐团为工厂的工人与普通劳动者作义务演奏,受到热烈欢迎。在担任乐团指挥的16年里,他共指挥演出了约场音乐会。

年,在希特勒的纳粹德国支持下,佛朗哥发动西班牙各地的纳粹分子暴动,夺取了政权,他中断艺术活动,到西班牙边境的法国小镇普拉德隐居,以罢演抗议佛朗哥当局。

年-年,灌录巴赫大提琴无伴奏组曲。这套唱片被评论界誉为巴赫6首大提琴组曲的一个划时代经典。

年,在法国边境的普拉德举办巴赫古典音乐节。

年,在波多黎各创办了卡萨尔斯音乐节。

年,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

年,创作《ElPessebre》。

年10月24日,在联合国举办的特别音乐会上亲自执棒指挥首演了他自己的最后一首作品:为联合国创作的“联合国赞美歌”。

年10月22日,逝于波多黎各首都圣胡安。

卡萨尔斯一生最大的贡献是发现了巴赫6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总谱,并于20世纪初首演,由此开创了大提琴的现代演奏技巧,使它成为一件独奏乐器。人们曾经这样评价他所演奏的巴赫大提琴组曲:“卡萨尔斯以火热的感情表现了他对巴赫的无比热爱,他将巴赫的6首组曲演奏得那么绚丽和充满活力,那么生动和富于色彩变化,凡是有幸能够亲耳聆听到卡萨尔斯演奏的人,不仅能体会到组曲中所蕴含的无限美感,同时也会发现大提琴是一件多么超凡的独奏乐器。”

林岭东,香港导演、编剧、制片人。

年12月8日,生于香港。

年,从圣伯多禄中学毕业后,进入香港无线电视台艺员培训班学习。

年,得导演王天林赏识,任助理制片,并进一步向编导方向发展。

年,任电视节目制片,制作了古装剧《民间传奇之江山美人》、民国恩仇剧《大报复》、时装剧《家变》等。

年,转入佳艺电视台(CTV),制作了刑警电视连续剧《急先锋》;后赴加拿大约克大学学习电影制片。

年,回港加盟新艺城电影公司,执导首部电影《阴阳错》,开始崭露头角。

年,执导《君子好逑》。

年,自编自导爱情电影《爱神一号》。

年,与杜琪峰联合执导《开心鬼撞鬼》;执导《最佳拍档4:千里救差婆》。

年,自编自导风云三部曲之一《龙虎风云》,获得第7届金像奖最佳导演并提名最佳影片;执导风云三部曲之二《监狱风云》,获得第7届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

年,执导风云三部曲之三《学校风云》。

年,与其兄南燕合作执导爱情动作片《伴我闯天涯》,获得第26届金马奖最佳影片提名。

年,执导动作片《圣战风云》。

年,执导《监狱风云2:逃犯》、《一触即发》。

年,执导动作片《侠盗高飞》;与徐克联合执导《双龙会》。

年,执导《火烧红莲寺》。

年,执导《大冒险家》。

年,赴美执导惊悚动作片《硬闯%危险》。

年,执导心理警匪片《高度戒备》,获得第17届金像奖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提名。

年,执导《极度重犯》。

年,编导惊悚片《目露凶光》,获得第36届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第19届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

年,再次赴美,执导科幻动作片《复制杀人魔》。

年,执导惊悚动作片《叛狱狂飙》、爱情动作片《奇逢敌手》。

年,与徐克、杜琪峰合作拍摄动作片《铁三角》。

年,执导警匪动作片《谜城》。

年,编导动作片《冲天火》。

年,生前与其他6位导演合拍的短片集《七人乐队》获得第73届戛纳电影节选集电影提名。

赖内·马利亚·里尔克(RainerMariaRilke),奥地利诗人。历史上最重要的诗人之一,对诗歌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年12月4日,生于布拉格一个铁路职员家庭。

父亲是一个仕途不甚如意、退而求其次的铁路小吏,身体羸弱但脾气暴躁,终身都在为自己郁郁不得志而怨天尤人。母亲性格张扬且虚荣,整日幻想着要加入上流社会,但丈夫却无力满足她的要求。夫妻关系不和睦,争吵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这样的家庭环境造就了他纤细、敏感而谨小慎微的内心。

特别是更早一年出生的姐姐刚出世就夭折,母亲一直将他当女孩子养,留长卷发、穿女式洋装以及提供布制玩偶作为玩具。这种颇具阴柔美的教育限制了他阳刚之气的发展,也成为他日后创作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杜伊诺哀歌》第四首哀歌《玩偶》等作品都有提及。

年-年,在布拉格白天主教主办的国民小学就读。

年,双亲离异后,跟随母亲生活。

年9月1日,作为助学金领取者进圣珀尔腾初级军校,这段生活他后来说成是沉重的灾难;写第一首诗。

年,初级军校毕业后,转入梅里希·魏斯基尔欣高级军校。

年,因病离开高级军校;开始在林茨的商业学院就读,规定三年课程,亦半途而废。

年秋季,开始独自准备参加中学毕业考试;期间,决定了此后从事文学创作的目标。他断言,“我会要么成为一个众人聆听的诗人,要么离开这个尘世,消失在黑暗中。”

年,在报刊上发表许多单篇作品后,出版第一本诗集《生活与诗歌》。

年,在布拉格参加中学毕业考试(“成绩优异”),自冬季学期起在布拉格大学学习艺术史,文学史,哲学,叔本华和尼采对其影响至深;出版诗集《祭神》,《菊苣集》第一分册辑成。

年,夏季学期转入布拉格大学法学-政治学系;参加广泛的文学活动,发表大批作品,其中有在尼采读物影响下写成的短篇小说《使徒》;上演短剧《现在与我们临终时刻》;转入慕尼黑大学,选修两学期艺术史(文艺复兴)美学、达尔文学说;出版诗集《梦中加冕》。

年,初访威尼斯;出版诗集《梦幻》;5月12日,遇见一生中最重要的女性——比他大15岁的已婚的俄罗斯流亡贵族后裔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她的人生还与尼采、弗洛伊德联系在一起,被称为“征服天才的女性”);短暂的夏天,他们在离慕尼黑不远的沃夫拉特绍森的乡村小别墅中共同研究文艺复兴艺术。

他的一生都与莎乐美纠葛不断,他们这样的关系在年至年的一次心理学精神分析会上被弗洛伊德称为伊底帕斯情结。“在他(指里尔克)无助、困惑的时候,她变成了他的贴心的知己、慈祥的母亲。”——弗洛伊德悼念莎乐美的文章()

弄瞎我的眼睛:我还能看见你,塞住我的耳朵:我还能听到你,没有双足,我还能走到你那里,没有嘴,我也还能对你宣誓。打断我的臂膀,我还能用我的心,象用我的手一样,把你抓牢,揿住我的心,额上的脉管还会跳,你如果放火烧毁我的额头,

我就用我的血液将你承受。

年,前往意大利旅行:阿尔果、佛罗伦萨,朝拜文艺复兴,把所有观察和想法写进日记,创作大量诗歌;诗集《为你庆祝》汇聚了他对莎乐美的思念,出于谨慎考虑,这本诗集在莎乐美生前没有出版;6月,在柏林,开始记录施马尔根多夫日记;出版诗集《耶稣降临节》。

年,随母亲出访阿尔果,维也纳;继续在柏林大学学习;4月24日-6月18日,与莎乐美夫妇初访俄罗斯,遇到了帕斯捷尔纳克、认识了新现实主义画家列宾,和莎乐美共同拜见了托尔斯泰;在迈宁根学习俄国艺术、历史和语言;在柏林创作《定时祈祷文》第一部分,续写施马尔根多夫日记;秋季写出散文持《旗手克里斯托弗·里尔克的生死曲》(简称《旗手》)初稿;年底,出版诗集《为我庆祝》,发表诗篇《亲爱的上帝及其它》。

我的生命不是这倾泻的时辰

此刻你瞥见我匆匆的行色

我是我背景前的一棵树

我只是我的诸多的口的一个

那早已缄默的一个

我是两个音符之间的静默

而那两个音符比邻交恶

因为死亡的音符总让自己凸显

却在沉闷的间隙中颤抖着

彼此和解

而歌声美妙依然

年5月8日,与莎乐美二访俄罗斯,去了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拜访了契诃夫和高尔基;回来后两人分手;8月27日,前往沃尔普斯威德,结识罗丹的学生——女雕塑家克拉拉·韦斯特霍夫(年4月两人结婚);9月底,发表富于自传色彩的短剧《白衣侯爵夫人》;开始沃尔普斯威德日记;10月,回柏林-施马尔根多夫。

年3月,去阿尔果省母;9月,撰写《定时祈祷文》第二部分;《日常生活》在柏林上演;将《图像集》初稿寄柏林阿克塞尔·容克尔。

年5月,撰写专文《沃尔普斯威德》;8月28日,初次旅居巴黎;9月1日,访罗丹;《图像集》出版;11月,写出《新诗集》第一首《豹——在巴黎植物园》。

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杆

缠得这么疲倦,什么也不能收留。

它好像只有千条的铁栏杆,

千条的铁栏后便没有宇宙。

强韧的脚步迈着柔软的步容,

步容在这极小的圈中旋转,

仿佛力之舞围绕着一个中心,

在中心一个伟大的意志昏眩。

只有时眼帘无声地撩起。

于是有一幅图像浸入,

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

在心中化为乌有。

年,撰写专文论罗丹;3月22日-4月28日,为大城市和疾病所困扰,前往维亚雷焦旅游,写出《定时祈祷文》第三部分;9月,旅居罗马。

年-年,奥地利年轻军官弗兰斯克·萨危尔·卡尔斯得知他是校友后,写信向他讨教,他回信与他谈论了诗歌、阅读、创作、爱情、孤独等。后结集为《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请你走向内心,探索那叫你写的缘由,考察它的根是不是盘在你心的深处;你要坦白承认,万一你写不出来,是不是必得因此而死去。这是最重要的:在你夜深最寂静的时刻问自己:我必须写吗?你要在自身内挖掘一个深的答复。若是这个答复表示同意,而你也能够以一种坚强、单纯的我必须来对答那个严肃的问题,那么,你就根据这个需要去建造你的生活吧;你的生活直到它最寻常最琐碎的时刻,都必须是这个创造冲动的标志和证明。然后,你接近自然。你要像一个原人似的去联系去说你所见、所体验、所爱、以及所遗失的事物。

年2月8日,开始创作小说《马尔特·劳里茨·布里格笔记》(《马尔特手记》);应艾伦·凯邀请,从罗马经哥本哈根去瑞典。

年7月28日-8月9日,在哥廷根与莎乐美重逢;9月12日,第二次旅居巴黎;10月21日-11月2日,朗诵旅行;《定时祈祷文》出版。

年,在默东为罗丹当秘书;朗诵旅行;3月14日,父亲去世;4月1日,重来巴黎默东;与罗丹断交;《新诗集》大部分完成;前往弗兰德斯旅游;《图像集》增订二版出版;《旗手》初版。

《预感》

我像一面旗帜,为空旷所包围

我感到风之将至,而我必须在其中生存

当时四下之物仍无动静

门且轻关烟囱无声

窗未震颤埃土尚沉

我却已识得风暴如大海般激动不安

我向外舒展自身又向内跌回自身

我挣脱自身却又整个儿是孤身

之于这伟大的风暴中

年5月31日,第三次旅居巴黎;10月30日-11月3日,朗诵旅行(布拉格、布雷斯劳、维也纳);11月19-30日,在威尼斯(《威尼斯的晚秋》),开始与米米·罗曼内里(“威尼斯的女友”)发生关系;12月,《新诗集》出版。

年11月,撰写两篇《挽歌》(一篇为一女友,另一篇为沃尔夫伯爵封·卡尔克洛伊特而作);《新诗集续篇》出版。

年,旅游普罗旺斯;发表《安魂曲》。

年1月8日,离巴黎,各地旅行;5月12日,返巴黎;5月31日,出版《马尔特手记》;晤安德烈·纪德;11月19日,前往北非旅行(阿尔及尔、突尼斯、埃及-卢克索、凯尔奈克)。

年4月6日,到巴黎;7月19日,最后一次旅游波希米亚(莱比锡、布拉格、劳钦堡、雅诺维茨、柏林、慕尼黑)。

年,撰写第一批《哀歌》(第十首开头,第一、二首片断)和《马利亚生平》;11月1日,旅游西班牙(托莱多、科尔多瓦、塞维利亚、龙达、马德里)。

《秋日》

主啊,是时候了。夏天盛极一时。

把你的阴影置于日晷上,

让风吹过牧场。

让枝头最后的果实饱满。

再给两天南方的好天气,

催它们成熟,把最后的甘甜压进浓酒。

谁此时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

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就醒来,读书,写长长的信,

在林荫路上不停地,

徘徊,落叶纷飞。

年,与莎乐美前往慕尼黑参加“心理分析学大会”,晤弗洛伊德及其他心理分析学家。

年,一战爆发,丧失留在巴黎的全部所有;8月14日,作《歌曲五首》。整个一战期间流离于德国和奥地利。

年,秋季最后一次省母;11月,作第四首《杜伊诺哀歌》;12月,访弗洛伊德。

年,被迫在维也纳服兵役,在军事档案馆任文书;6月9日,复员。

年,在慕尼黑与莎乐美重逢;6月11日,从慕尼黑到瑞士苏黎世。表面上看来是应苏黎士地方邀请前往讲学,实际上是他想逃脱战后的混乱以及离弃这个耽误他多年写作工作的地方,重新开始《杜伊诺哀歌》的创作。

《严重的时刻》

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哭

无缘无故在世上哭

在哭我

此刻有谁在夜间某处笑

无缘无故在夜间笑

在笑我

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走

无缘无故在世上走

走向我

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死

无缘无故在世上死

望着我

年7月26日,迁居位于瓦莱州谢尔地区的小城堡穆佐。

《啊,诗人,你说,你做什么》

啊,诗人,你说,你做什么?——我赞美。但是那死亡和奇诡你怎样担当,怎样承受?——我赞美。但是那无名的、失名的事物,诗人,你到底怎样呼唤?——我赞美。你何处得的权力,在每样衣冠内,在每个面具下都是真是?——我赞美。怎么狂暴和寂静都象风雷与星光似地认识你?——因为我赞美。

年2月,完成长达十年的《杜伊诺哀歌》的创作;完成《致俄耳甫斯的十四行诗》。

《哀歌一》(节选)

如果我叫喊,谁将在天使的序列中

听到我?即使他们之中有一位突然

把我拥到他胸前,我也将在他那更强大的

存在的力量中消失。因为美不是什么

而是我们刚好可以承受的恐饰的开始,

而我们之所以这样赞许它是因为它安详地

不屑于毁灭我们。每一位天使都是可怕的。

因此我抑制自己,吞下深处黑暗的

呜咽的叫声。年12月29日,首次住进日内瓦湖内瓦勒山疗养院。

年,用法语写诗多首,如《果园》、《瓦莱四行》、《玫瑰》等;4月6日,初晤瓦雷里;5月中旬,收到埃里卡·米特雷尔的第一封诗简,由此产生与埃里卡·米特雷尔的《诗简往来》。

年1月8日-8月18日,最后一次旅居巴黎,与翻译者摩里斯·贝茨谈话;10月22日,写遗嘱。

年,用法语写诗;翻译瓦雷里;12月29日,因为肝脏功能衰竭及白血病(有说是被玫瑰刺破手而感染)而离世。

《致俄耳甫斯的十四行诗》(节选)

不竖任何纪念碑。且让玫瑰每年为他开一回。因为这就是俄耳甫斯。他变形而为这个和那个。我们不应为别的名称而操心。他一度而永远就是俄甫耳斯,如果他歌唱。他来了又走。如果他时或比玫瑰花瓣多活一两天,又岂非太久?哦他必须怎样消逝才使你领略!即使他本人也担忧他活不长久。由于他的语句已把当今超载,你还没有陪往的地方他已身临。竖琴的弦格并未绊住他的手。他一面逾越一面顺应。

年1月,被埋葬在瓦莱西边的小镇菲斯普,平滑的墓碑上刻着他生前为自己所作的墓志铭:

Rose,ohreinerWiderspruch,

Lust,

NiemandesSchlafzusein

untersoviel

Lidern.

玫瑰,噢纯粹的矛盾,

欲愿,

是这许多眼睑下无人有过的

睡眠。

里尔克与叶芝、艾略特被誉为欧洲现代最伟大的三位诗人。里尔克的存在主义诗思更是深深地影响到后来的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与萨特等人,可以说是存在主义的一大诗性源头。

里尔克的早期创作具鲜明的布拉格地方色彩和波希米亚民歌风味,但内容偏重神秘、梦幻与哀伤。欧洲旅行之后他改变了早期偏重主观抒情的浪漫风格,写作以直觉形象象征人生和表现自己思想感情的“咏物诗”,对资本主义的“异化”现象表示抗议,对人类平等互爱提出乌托邦式的憧憬。晚年,思想更趋悲观,作品回归形而上的哲学思想,考问个体存在的意义,流露出神秘主义倾向。

《回忆》

无限地扩大着自己的生命,你等待又等待这独一无二的瞬间;这个伟大而充满预见的时刻,这些石头的觉醒。从深渊向着你迫近。金色棕色的书籍,在阴影中一一从书架上隐去;你想起那些游历过的地方,想起那些景色、那些妇女,和她们的衣裳。忽然你省悟了:对,就是那边。你挺身起立,在你面前仿佛从往昔的某个远方升起了忧虑、意象和祈祷。

里尔克的诗歌尽管充满孤独痛苦情绪和悲观虚无思想,但艺术造诣很高。它不仅展示了诗歌的音乐美和雕塑美,而且表达了一些难以表达的内容,扩大了诗歌的艺术表现领域,对现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里尔克是“中世纪以来操德语的民族拥有的伟大的诗人”,“第一次使德语诗歌臻于完美”。——奥地利作家罗伯特·慕齐尔

汤姆斯·约翰·斯蒂尔吉斯(ThomasJoannesStieltjes),荷兰数学家,以黎曼-斯蒂尔吉斯积分闻名后世。

年,进入代尔夫特工业学院。他对图书馆内高斯、雅可比的著作,比老师的课堂更有兴趣,后果是年和年考试不及格。

年-年,在莱顿天文台工作。

年11月,他向数学家埃尔米特求教一些天体力学的问题。不久后他们的通信便以数学为主,他的空余时间完全被数学占据。

年1月,离开天文台;9月-12月,在代尔夫特大学暂代一个生病的教授上课。

年,哥廷根大学有一个空缺,他申请了,可惜因为没有正式的学位,大学决定选另一人。

年,取得正式的博士学位;同年,任图卢兹大学教授;与庞加莱彼此独立地给出了一个级数渐近于一个函数的定义。

年,发表论文《连分数的研究》,文中提出了在解析函数论和一元实变函数论中本质上是全新的问题,为了表示一个解析函数序列的极限,他引进了一种新的积分——斯蒂尔吉斯积分,这种积分后来成为研究一般测度上的积分的开端,在现代数学中起到重要作用。

年12月31日,逝于法国图卢兹。

另外,他对偏微分方程、常微分方程、Γ函数、椭圆函数、插值理论和渐近级数理论等均有一定的贡献。

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自年1月1日起废止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于年6月3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

让我再看你一眼

星空和黑夜

西去而旋转的飞鸟

我们生来就是孤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huana.com/shael/5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