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邻居拉丁美洲小国的外交策略
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欧美国家的霸权主义 19世纪初,西班牙衰落之后,英国趁虚而入,从西语美洲取得矿区租让权,并为刚独立的新兴国家发行公债,借贷款之际,获得政治与经济的特权。在西班牙方面,虽然已丧失美洲大部分的殖民地,却仍守着多米尼加、古巴与波多黎各,并有意协同神圣同盟恢复在美洲的统治权,令新兴国家相当不安。此时新兴国家的外交政策为:防范西班牙卷土重来、抵制其他欧洲国家入侵、寻求美国的支持。 美国政府对西语美洲的独立运动保持暧昧态度,一方面不想与西班牙交恶,但又担心神圣同盟入侵西语美洲,妨碍美国在西语美洲的布局。另一方面,美国则希望借机渗透西班牙殖民地,于是暗中援助独立分子。待西班牙割让佛罗里达予美国之后,以及各地独立态势明朗后,美国才于年起陆续与智利、秘鲁、哥伦比亚、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建立外交关系。 西班牙、英国、美国对西语美洲各有盘算。在此历史背景下,美国门罗总统于年发表《门罗宣言》,以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为由,支持西语美洲的独立运动,反对欧洲列强干预西语美洲。《门罗宣言》反映出美国对美洲的野心,并逐渐发展成门罗主义,衍生为尔后对拉丁美洲的外交政策。 与欧洲列强相较之下,19世纪中叶的美国国力不强,导致《门罗宣言》的实质作用不大。年,法国入侵墨西哥,墨西哥求助于美国,美国却置之不理。年,美洲大陆会议于巴拿马举行,与会国家有大哥伦比亚、秘鲁、中美洲联邦与墨西哥,美国代表则姗姗来迟;各国在美洲大陆会议上除了强调团结之外,并拟定共同军事防御合作,以确保西语美洲国家的独立。然而这些协定俨然虚设,不仅墨西哥有难,美国没伸出援手,类似情形也发生在智利、阿根廷、危地马拉、洪都拉斯等国,当这些国家遭欧洲列强染指时,美国都远离是非。 19世纪中叶后,随着美国国力增强,《门罗宣言》被视为可以任意干预美洲的基础。首先,美国将目标放在邻国墨西哥,怂恿德克萨斯州脱离墨西哥,再将之并入,成为美国第28州。美墨双方因德克萨斯事件而于年爆发战争,墨西哥大败,边境失守,美国军队长驱直入攻进墨西哥城,墨西哥政府只好求和,签下《瓜达露佩—伊达尔戈条约》,墨西哥不仅永久丧失德克萨斯,割让上加利福尼亚、亚利桑那、新墨西哥、怀俄明、科罗拉多、犹他、内华达等地,仅获得美国1,万美元作为补偿。 美国的野心不只于此,接着一场美西战争(年)让西班牙一败涂地,而拱手将古巴让给美国,同时割让波多黎各、关岛、菲律宾。美国终于有机会托管古巴3年,双方并签定《柏拉特修正案》,美国因而得以永久租借古巴第三大港关塔那摩,建立一个占地78平方公里、海域39平方公里的军事基地,就近箝制拉丁美洲。 美国对拉丁美洲的外交政策 美西战争后,门罗主义演变成霸权主义。年,受到美国的鼓吹,巴拿马脱离哥伦比亚而独立,美国登堂入室,取代法国投入运河开凿工程。美国在运河开凿成功后,即控制运河营运权,并将运河区规划为美国属地。为了箝制拉美地区,老罗斯福总统提出巨棒政策,扮演拉美国家的保护人,并借武力维护拉美秩序,多次出兵巴拿马、多米尼加、古巴、尼加拉瓜等国。巨棒政策引起拉美人民的强烈反抗,继任总统塔夫脱于是改变政策,以金元外交(继续变相剥削拉丁美洲,将拉美国家纳为美国的附庸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跨国企业挟带大量资金进驻拉丁美洲,在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下,拉丁美洲依旧是原料供应地,只是剥削者从西、葡宗主国变成欧美企业。美国势力主要在墨西哥、中美洲与加勒比海地区,英国在南美洲的势力遥遥领先美国,德国亦于南美洲占有一席之地。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美国对德国宣战,巴西、海地、古巴、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和巴拿马,亦在名义上跟随美国向德国宣战;多米尼加、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和乌拉圭虽然未参战,但与德国断交;墨西哥、萨尔瓦多、哥伦比亚、委内瑞拉、阿根廷、智利则保持中立。在美国的排挤下,英、德在拉丁美洲的势力渐渐消失,由于拉美各国对外政策依旧缺乏独立性,处处受到美国牵制。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拉美各国在政治与经济更加依赖美国。例如:古巴的制糖业全由美国法兰西斯科糖业公司所控制。美国联合水果公司垄断拉美多国的香蕉生产,这家水果公司并非普通企业,而是一个富可敌国的超级公司,堪称国家中的国家,旗下拥有数家铁路公司、船运公司、邮递公司和电力公司,也是广袤土地、海关码头的所有权人。美国企业帕斯科矿产公司垄断秘鲁的矿产。美孚石油公司在哥伦比亚取代英国皮尔逊父子公司。福特汽车公司控制了巴西的橡胶生产。 因金元外交引发拉美各国不满。年,小罗斯福总统为了缓和拉美各国的反美情绪,提出睦邻政策,主张不再以武力干预拉美各国,一旦有必要干涉的话,那将是美洲的全体行动,并非美国单方面的意愿。虽然睦邻政策改善了美国与拉美各国之间的关系,但仍未改变美国左右拉美各国的事实。表面上,美国不以武力干预拉美内政,却暗中颠覆有反美倾向的政府,年被迫下台的古巴总统格劳.圣马丁即为一例。另外,美国也不容具有民族主义色彩的反对党领袖存在,尼加拉瓜的桑定诺则为另一例。 冷战时期的美、拉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拉美国家起初保持中立,后来美国参战,并以睦邻政策联合拉美国家,共同抵制德、意、日轴心国。战后,欧洲国家在拉美地区的势力几乎消退,美国确立在拉美的霸权地位,视拉丁美洲为美国的后院。 美国为了就近监视南北美洲,于年在巴拿马运河区设立美洲学院,那是一所名副其实的酷刑实验室,培训拉丁美洲军官如何缉捕颠覆分子,并传授审问和逼供技巧。拉美国家成为美国最坚贞的盟友。危地马拉曾拥有10年稳定的民主政治,却因土地改革,危及美国联合水果公司利益,美国以危地马拉遭赤化为由,于年支持叛军政变,危地马拉因而陷入内战30余年。 年,卡斯楚率领一支游击队,从墨西哥返回古巴进行大革命。年1月,卡斯楚成功推翻亲美政权。革命胜利之初,美、古尚未交恶,卡斯楚还曾率团赴美访问;但是,为了改善古巴经济,卡斯楚进行社会改革和国有化政策,意外改写古巴历史,同时危及了美国利益。年5月,美国宣布停止购买古巴的蔗糖,不再提供古巴原油及一切经济援助,禁止美国企业及其海外分公司出售食品、药品、机械设备及零件等给古巴,对古巴实施全面的贸易禁运。年1月,美、古断交;同年4月,美国策动一支反革命部队,意图推翻卡楚斯,却不幸败北,令美国政府脸上无光,史称猪湾事件。年,美、古剑拔弩张,古巴于是投靠苏联,,并与东欧国家建立关系。年,在美国的运作下,拉美国家陆续与古巴断交。遭美国禁运的古巴,以革命输出和医疗外交,为自己争取外交空间。 年代晚期,拉美学者提出依赖理论,指责欧美国家以不对等的交换,造成拉美各国陷入边陲国家与低度开发的情境,因此呼吁政府应积极发展民族工业,保护本国工业,让拉丁美洲在国际贸易中得以平等互惠。换言之,依赖理论挑战欧美中心论,唤醒拉美各国重建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迫切性。 年代,基于血浓于水的民族情愫,拉美国家陆续与古巴恢复邦交。然而巴拉圭、玻利维亚、乌拉圭、阿根廷、智利、巴西等国,在当时美国国务卿季辛吉的策划下,配合美国的政策,共同执行秃鹰行动,互换情资,防范左派势力死灰复燃。秃鹰行动成为军政府实施军事独裁与残害人权的借口。 冷战时期,除了古巴之外,拉美国家在政治上受制于美国,对外政策几乎奉行美国旨意,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中,成为美国的表决机器。为了革命,超过30万的中美洲人死于内战;在南美洲,约4万人失踪,5万人遇害,50万人受到监禁与酷刑。 年代以来,拉美国家纷纷回归民主制度,不再一味听命于美国,努力寻求中美地区的和平。年,墨西哥宣布无力偿还所积欠的亿美金债务,此举引发模仿效应,拉美国家陆续表示无力偿还外债,要求西方及国际基金组织提供援助,史称拉美债务危机。年,美国以解决危机为由,主张华盛顿共识的新自由经济政策,该政策即标榜政府不再干预企业营运、取消对外资企业的各种限制、开放国营企业民营化等,导致拉美社会不公、贫困问题加剧,间接促使左派势力抬头,开启区域外交合作的新契机。 21世纪的拉美外交政策 年以降,拉美国家纷纷告别游击战、结束军政府,努力迈向民主改革之路,导正自独立以来即被扭曲变形的社会,并顺应全球化的经济潮流,在外交策略上采团结合作,透过区域经济整合,促进经济发展。例如: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共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5个加勒比海国家组成加勒比共同体;伯利兹、哥斯达黎加、多米尼加、瓜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拿马、萨尔瓦多组成中美洲统合体;秘鲁、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哥伦比亚4个南美洲国家组成安第斯共同体;南方共同市场有阿根廷、巴西、巴拉圭、乌拉圭、委内瑞拉5个会员国,以及玻利维亚、智利、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等伙伴国。拉美兄弟友邦除了加强彼此合作之外,亦积极拓展与欧盟、亚太、非洲之间的关系。 苏联解体后,古巴一度孤立无援。此外,在古裔美国人的运作下,美国国会通过了年的《古巴民主法》与年的《赫尔姆斯—伯顿法》,持续对古巴进行经济制裁。然而古巴的威力实在不容小觑,这个弹丸小国努力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曾当选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也加入加勒比国家联盟、世界贸易组织等,更重返美洲国家组织。 拉美各国与美国之间的关系也在21世纪有所改善,只是在毒品、非法移民等议题,依旧有歧见。由于小布什政府将外交重心放在中东,而忽略拉美国家政局变化,导致美国对拉美影响力锐减,左派势力因而有机会重返政坛。年,恰好有11个拉美国家举行总统大选,左派与中间偏左派政党纷纷胜出,促使左派政治版图占拉美总面积达80%,写下极具意义的历史扉页,而有所谓的粉红浪潮之称。 21世纪的拉美左派,不同于二次大战前的传统左派,也与冷战时期的左派迥异。拉美左派政府将贫富悬殊问题归咎于由华盛顿共识所主导的新自由经济政策,批评美国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美洲开发银行干预拉美经济。彼时的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阿根廷总统基什内尔和巴西总统鲁拉,一度相当风光,利用美洲国家高峰会等场合,频频挑衅美国总统小布什。 拉美左派政府意图改善贫穷问题,缩小穷人和富人之间的差距,顾及医疗、教育、住房、就业、工资、妇女权益、老人照护等社会福利,也积极投入基础建设与经济发展。另外在媒体方面,效仿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委内瑞拉媒体在政府的支持下,于年成立南方电视台,不再受CNN等媒体的垄断,而以自己的拉美观点,用英、西、葡文,24小时向国际社会传递拉美心声,报导真实的拉丁美洲。南方电视台的媒体外交策略十分成功,并受到古巴、玻利维亚、尼加拉瓜、乌拉圭四国政府的支持而共同经营。 今日,左派政府备受挑战而日益式微。不过,仍有如古巴、尼加拉瓜、厄瓜多尔、委内瑞拉、玻利维亚等一些象征性的左翼政府,让粉红浪潮不至于完全褪色。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huana.com/shagk/10772.html
- 上一篇文章: 小丑杰昆菲尼克斯神演技天阶上的灵
- 下一篇文章: 防守稳定,体操主场力求不败雷速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