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伦达效应越是在意就越失去这是真的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平时成绩明明很好,到了关键那一场考试前内心惶惶,果然就考砸了!一心想在重要的工作会议上露一手,结果却在关键时刻紧张到忘了词?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便要提到心理学上著名的“瓦伦达效应”了。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患得患失心态失衡往往会带来一系列的反应。 瓦伦达效应源自美国一个著名的高空走钢索的杂技人卡尔·瓦伦达的故事。 有一次,在波多黎各的圣胡安为重要的客人表演时,身为杂技世家的开山鼻祖,从未失误的瓦伦达,却不幸失足身亡。 事后瓦伦达的妻子悲伤地回忆说,我就知道这一次一定会出事,因为这次上场前他反复不停地在念叨,这次表演太重要了,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一定不能失败! 可是,以前瓦伦达每次表演都是很成功的,因为以前他都没有给自己额外的心理压力,每次上场前他都会排除一切与走钢索有关的杂念,只想着走钢丝的过程,从来不去考虑表演的结果。 庄子说“外重者内拙”,讲到一个与瓦伦达类似的故事:一个赌徒要是用瓦盆做赌注,他的赌技就发挥得淋漓尽致;可要是拿黄金下注,他的技艺就大失水准发挥不出来了,可谓是“越害怕失败,就越容易失败。” 像这种不能专心致志做事本身,却一再考虑可能会带来的后果,从而患得患失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上将它命名为“瓦伦达心态”。 因为瓦伦达的失足陨落,瓦伦达心态被赋予上了一种沉重的内涵,时时提醒着世人,成功和胜利本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是一旦我们将未来的成功和胜利当成包袱背在心上,它们就会成为阻碍我们前进的羁绊。 社会心理学中,人们把只想做好当前事,从不考虑此外其他一切事而所取得成功的现象,称之为“瓦伦达效应”。 “瓦伦达效应”随时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中,譬如我们常常就会遭遇到这些:越想考好越是考不好,越是念叨不要紧张越是变得更紧张,越想把事做好越是结果全搞砸了,越在意一个人就越容易失去,越怕什么就越来什么。 那怎样才能避免瓦伦达心态呢?心理学研究指出四个值得借鉴的方法。 一是要专心致志。 患得患失自然就容易发挥失常,只有心无杂念百分百精力投入到你要做的事情时,你才不会被外界干扰而正常发挥,就像艾默生所说的,“专注、热爱、全心贯注于你所期望的事物上,必有收获。” 二是抗干扰能力要强。 专注本身就是一种能力,有意注意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需要后天大量的训练。投入做事前,不要一直去想成功的喜悦、可能得到的奖励之类,也不要去担心失败后的痛苦、可能遭受的冷眼等等,这些思考上、情绪上的掌控,都是长期刻意练习的成果。平常也可以练习有意地放空脑子,提高自己瞬间投入注意的能力,才不会受到内心杂念和外界的一切干扰。 三是技能要熟练。 低能力高挑战自然容易焦虑。之所以事前会害怕,归根结底还是自身实力不够,缺乏自信。所以,要破解瓦伦达心态的根本,还是提高自己实力,所有关键的才能或技术,都需要刻意地去练习,达到如吃饭走路一样熟悉和自然,出错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心理紧张感也就减轻了。 四是保持一颗平常心。 人生重要的事情很多,关键的节点就那几步,但无论是什么,它们都只是人生路上的一部分,我们享受过程就好,就好比旅游一样,最美的风景在路上。任何事,看淡结果,不要给心理添加负担,平常心对待,发挥平常的实力就是最好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huana.com/shagk/12517.html
- 上一篇文章: 百慕大三角下的神秘金字塔
- 下一篇文章: 瓦伦达效应,可能是你高考没能正常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