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让白斑停止发展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6913307.html
点击上方“地调科普”,更多精彩等你来!

地球,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蓝色天体,不仅是太阳系中璀璨的明珠,也很可能是银河系中唯一耀眼夺目的可以孕育生命的行星天体。

地球表面,70%被海洋覆盖,然而,45亿年前地球诞生之初,地表是炽热的岩浆,并没有海洋与生命。在随后漫长的地球演化过程中,银河系为地球穿上了一层蓝色的水体外衣,才使得地球如此蔚蓝,生机盎然。随着地球板块运动和地表原始大陆的分分合合,海洋也演化成了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大西洋(AtlanticOcean),是世界第二大洋,占地球表面积的近20%,面积为.2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米,最深处波多黎各海沟深达米。大西洋呈“S”型,以赤道为界被划分成北大西洋和南大西洋(图1)。此外,大西洋还有数个附属海,较大的如地中海、加勒比海、北海、波罗的海、墨西哥湾等。大西洋南北距离甚远,故气候多样,自北部格陵兰岛的极地气候,直至西非、巴西沿岸的热带沙漠或雨林气候,大西洋都囊括其中(引自“百度百科”)。研究大西洋的演化史,对理解显生宙以来的地球演化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舒良树,)。

图1大西洋版图(引自“百度百科”)

年,加拿大地质学家威尔逊(WilsonJ.T.)提出:从大陆分裂到大洋形成,然后大洋收缩、关闭和消失,是一个连续演变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划分为六个阶段,称为威尔逊旋回(Wilsoncycle)(图2)。这一理论的提出,对研究大洋演化有巨大意义(WilsonJT,)。如下图:

图2威尔逊旋回大洋开闭阶段示意图(引自“WilsonJT.APossibleoriginoftheHawaiianislands.CanadianJournalofPhysics,”)

威尔逊旋回将大西洋生长分为六个阶段:

a胚胎期-大西洋宝宝出生啦

大陆岩石圈在横向力作用下拉张并使地壳张裂,岩浆沿着此裂隙上涌后在地表形成大量火山岩,是现代火山与地震的强烈活动的区域,例如大西洋域内代表是东非大裂谷;

b幼年期-大西洋长成了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

大陆岩石圈继续被拉张,岩石圈进一步减薄,来自地球深部的地幔物质在岩石圈薄弱处大规模上涌,原先的大陆裂谷变成海湾式的狭窄洋盆,此时大西洋已经初具规模,例如红海和亚丁湾;

c成年期-大西洋变身英俊小伙儿,事业有成

先前形成的狭窄洋盆被进一步横向拉张,形成广阔的大洋。大洋的中部形成大洋中脊(Mid-OceanicRidge),两侧对称地形成大洋地壳或稳定大陆边缘,现代大西洋在这一阶段形成就位(图3);

图3大西洋形成过程示意图(图来自“AllenandPhilipA.Basinanalysis:principlesandapplications,.”)

d衰退期-大西洋叔叔人到中年,马上退休啦

稳定大陆边缘和洋底的接触带比较薄弱。沿着这个薄弱带,由于岩石的密度差和力学性质的不同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金性春,),形成岛弧(例如今天的日本岛)。伴随着俯冲运动,大西洋开始衰退,面积逐渐变小;

e终结期-大西洋爷爷已经年迈,成为一抹夕阳红

大洋板块的进一步俯冲,使大洋岩石圈逐渐缩小,成为狭窄的残留洋盆。例如地中海;

f遗痕期-大西洋爷爷已仙逝,留下了令后人高山仰止的著作,大西洋消失,两侧的大陆发生碰撞并隆起成山,例如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造山带(万天丰,)。

上述大西洋的一生,是地球不断演化的缩影。万年前,恐龙灭亡,太平洋诞生,古陆板块群由赤道区域向北半球漂移,古大西洋收缩。万年前左右,非洲古陆板块与南美洲古陆板块分离,大西洋诞生,登上地球演化史的舞台。约万年前,当东半球古陆板块碰撞完成后,印度洋诞生。大约三百万年前,当古陆板块漂移群逐渐靠近北极后,北冰洋慢慢形成,大西洋海底板块取代古大西洋,从而古大西洋逐渐消失殆尽。就这样,一个轮回结束,但也意味着新的轮回的开始。生长在这个广袤星球的人类和其他生灵,在这个循环中,一代代繁衍,生生不息。

作者:王嘉玮(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编辑:张凡

美编:徐悦菡

爱地质,爱科学

“地调科普”等你来!

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普办公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huana.com/shagk/7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