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鲤科之灯鱼又称脂鲤或加拉辛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简介: 灯鱼最初为一类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小型灯科鱼类,主要为小型加拉辛鱼,近年由于模拟“热带雨林”的水草造景缸而从西欧的荷兰一直热到大陆,作为水草缸和水陆缸的重要主角。 常见品种:黑裙,头尾灯,红尾玻璃,宝莲灯,红绿灯,黑莲灯,三角灯,蓝眼灯、柠檬翅灯,玫瑰扯旗,绿灯,金尾灯,红鼻鱼,盲鱼,拐棍鱼等.是热带观赏鱼中数量最多的一种.体型娇小,色彩丰富,性情温顺是它们的特点.大多数有脂鳍,只有很少数品种没有脂鳍.口部都有牙齿.多数脂鲤科鱼喜欢生活在22~28度之间的弱酸性软水.光照以散射光为最好!部分品种需要在较暗的环境里生活。 宝莲灯原产地区:亚马逊河中下游。 体形:鱼体长4~5厘米,纺锤形,侧扁。体幅较红绿灯稍宽。容易饲养。 PH:喜偏酸性水质。 喂食:杂食性,但欲保持其艳丽体色,就要常投些动物性饵料。性情温和,宜群养。泳姿比较活泼欢快。 繁殖特点: 宝莲灯6~8月龄性腺成熟。成熟雌鱼体幅较雄鱼宽,腹部膨大;雄鱼的体幅窄瘦,但色彩较雌鱼艳丽闪烁。繁殖时,选择体长5厘米左右的做亲鱼。受精卵需要附着在鱼巢上孵化,所以,繁殖缸内要放入金丝草或棕丝,也可铺设在箱底。水质要求偏酸性,水温25~26度,鱼缸置于无强光直射处。受精卵也需要在昏暗的环境下孵化,经24~36小时后孵出仔鱼,再经24~48小时,匍匐在鱼巢上的仔鱼体内的卵黄囊消失,开始游动觅食。 红鼻剪刀原产地:亚马逊河下游,巴西境内较多。 体型: 头部红色,吻部鲜红色,故又称红鼻鱼。全身银白色,近似透明,尾鳍上有与剪刀鱼相似的黑白条纹,故得名。红鼻剪刀鱼与普通红鼻鱼的区别在于红鼻鱼各具有3条黑白条纹,而红鼻剪刀鱼具有5条黑条纹和4条白条纹。体长50~60毫米。 饲养特点: 身体强壮,容易饲养。性情温和,可与同体型同性格的小型鱼混养。饲养水质宜弱酸性软水(pH为5.4~6.8),适宜水温为22~26℃。吻部的颜色随其身体健康状态及水质的变化而变化。当水质、水温不适合,或身体健康欠佳时,鲜红色即橱变为粉红色而不鲜明。喜欢吃在水面上的小昆虫。 生活习性: 喜欢群居,单个水族箱里的红鼻剪刀数量最好不要少于3条,否则红鼻剪刀会蜷缩在角落里面独自承受寂寞和压力。并且养殖红鼻剪刀的草缸能够有一定的可以躲藏的区域。养殖的水体PH值不能变动太大,会直接影响红鼻剪刀的生命。 繁殖特点: 繁殖极为困难,需要有一个种满水草的大水族箱,注入极软的水。将几对红鼻剪刀置于水族箱内,经过适应期,他们就会产卵。少量的卵会在30小时后孵化。方法与鲑鲤科其他种类相似,但极难使其产卵。若偶尔成功,每次可产00~粒卵,孵化情况不佳。 金丝灯简介:金丝鱼是三十年代初期在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北郊的白云山附近发现的一种小型热带鱼,所以又称其为白云山鱼。 别名:唐鱼,白云山鱼,红尾鱼 原产地:中国 体型:金丝鱼呈圆型,红长,尾鳍呈*型,体长可达4厘米。鱼体基色为暗绿色,从眼至尾柄基部,两侧各有一条金红色纵向条纹。 饲养:金丝鱼容易饲养,能在0℃以上的水中生活,在5℃以上的水中,能很好地生长,吃动物性饵料。最后加一句,真的很皮实。 红绿灯简介:又称霓虹灯鱼或红莲灯鱼。原产亚马逊河上游。 体型:体型娇小,全长3~4厘米,鳍也不大。体色突出在侧线上方有一条霓虹纵带,从眼部直至尾柄前,在光线折射下既绿又蓝,尾柄处鲜红色,游动时红绿闪烁。养几十尾红绿灯鱼,如观焰火。背鳍位于背中部,臀鳍较延长至尾柄后方,各鳍均透明。 pH:红绿灯鱼喜欢22~24℃水温,弱酸性,pH6.4~6.8,硬度4~8度软水的老水。 饲养:在饲养中要少换水,换水量亦宜少,环境安静,不要强光照射。对饵料不苛求,鱼虫、水蚯蚓、干饲料都肯摄食。红绿灯鱼喜欢集体活动,育几十尾一群,它们将整日欢快泳游。 繁殖特点: 红绿灯鱼0月龄性成熟。雄鱼体较纤细,雌鱼体较肥厚。雌鱼腹部膨大时先与雄鱼分养几日,喂足水蚤,然后配对入箱。水质应为软水,硬度度,pH5.6~6.8,水温25℃,并放入人工鱼巢。如棕丝或金丝草。要遮光,使繁殖箱昏暗安静。一尾雌鱼可产卵50粒左右,产卵后将亲鱼捞出,以免吞卵。24小时孵出鱼苗。 下面是红绿灯少见的衍生品种: .长鳍霓虹脂鲤(大帆红绿灯) 2.白化霓虹脂鲤(红绿灯白子、黄金红绿灯) 3.白化霓虹脂鲤(红绿灯白子) 4.黄化钻石霓虹脂鲤(黄金钻石红绿灯) 5.钻石霓虹脂鲤(钻石红绿灯) 火焰灯简介:火焰灯鱼,学名火焰魮脂鲤,又称火焰裙鱼、火焰旗鱼,为脂鲤目,脂鲤科,魮脂鲤属的一种淡水鱼类。火焰旗分布于巴西里约热内卢境内水域,色彩美丽,可作为观赏鱼类。 体型:火焰灯鱼体长约3厘米,侧扁呈短棒形,头部略钝圆,腹部浑圆饱满。头部及侧背部呈银灰色、银色或略带红色,肌肉半透明,腹腔部位呈反光的亮白色,侧腹部有两道明显2条的黑色横纹,尾柄、臀鳍至尾鳍为连成一片的桃红色至火红色,背鳍、腹鳍同为红色,眼珠黑色,格外分明。 饲养难度:中等 食性:杂食 鱼缸中游动水层:全部 性情:温顺 水质:水温24~28℃;水酸碱度pH5.6~7 繁殖难度:难 疾病防治:在水族箱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或被病原体感染等情况后,火焰灯鱼会引发一些疾病,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及时治疗,轻者会影响鱼的体色、摄食、生长和繁殖,重者导致死亡。 疾病预防:.饲养喂食要定时、定质、定量; 2.保持水体良好环境,经常少量换水,定期清洗水族箱过滤等设备; 3.病鱼要及时隔离治疗,以免传染其它健康的鱼。 迷你灯 简介: 迷你灯鱼,学名银顶光尾裙鱼(Hasemanianana),又称银尖鱼、金针、黄灯旗,为脂鲤目,脂鲤亚目,脂鲤科,光尾裙鱼属一种淡水鱼类。迷你灯鱼分布于南美洲巴西圣佛朗西斯科流域,色彩美丽,可作为观赏鱼类。 分布:巴西 适宜温度:23~28℃ 适宜pH值:5 适宜KH值:7~8 体型: 迷你灯鱼体长接近3厘米,体色十分高雅,整体呈金栗色,发色良好时侧线接近红铜色,体轴从尾柄部逐渐变扁黑,至尾鳍基部成一大黑点,上、下各有一黄色亮斑。迷你灯背鳍鳍尖、尾鳍上下尖及臀鳍尖呈亮白色,故又名银尖鱼。 特性:迷你灯的体态极为小巧,各鳍的末端像撒了糖粉般地呈现淡淡的白。身体正中央有一条亮黄色的线通过,并逐渐由黄转黑,一直到尾端由黑结束。迷你灯的性格较凶、领域性强,会追逐其他鱼种,混养时需注意。市场上又称为黄日光灯。 蓝眼灯鱼(别名女王蓝眼灯)原产地:非洲尼日利亚,喀麦隆等地区环境要求:适宜水温22~28度,对水质要求不严,适宜弱碱性水质体型:3cm左右习性:温和活动水层:上层食性:杂食,可接受人工饲料附录:蓝眼灯鱼的眼睛呈鲜蓝色,在黑暗中会发出迷人的蓝光,故俗称为女王蓝眼灯,因它迷人的外表及娇小的体型和灯科鱼相似,所以我们常把它归为灯鱼,其实分类上它属于鳉鱼科,和青鳉等鱼的亲缘关系更近。性情温和,群游性十分强,是草缸中常用的造景鱼类,也是市场上广受人们喜爱且普及的非洲小型灯鱼。食性杂,可喂食人工饲料。 一眉道人简介: 小时的个体除背鳍有少许的淡红外,其他身体部分偏素色,一眉道人鱼原产于印度,除小时的个体除背鳍有少许的淡红外,其他身体部分偏素色,通常在超过5cm后开始出现红色及清晰的黑色条纹,体表的鳞片也随着成长呈闪光的银白色,黑色条纹从吻部贯穿眼睛至尾部,紧贴黑色条纹上方为宽长的猩红色条纹,同样从吻部上方贯穿虹膜直至腹鳍的正上方,犹如红色的眉毛,故也称红眉道人。 生活习性:主要分布在亚洲印度南部的狭窄区域,个体天生胆小,群游性强,喜欢在日间活动,日常食谱相当广阔,几乎一点都不挑食,即使在原产地也因为人口的增加和环境的污染而导致数目稀少。 对水的适应程度强。原生状态下栖息在以沙泥为河床的小溪的中、底部。 性情温和、胆怯,群游性特别强,喜欢在日间活动。 一眉道人在水族箱虽然具有较大体型,但由于多年野外生活造成了个体天生胆小的特性,其日常活动中群游性特别强,游动速度快,喜欢在日间活动,日常对饲料不挑剔。而且对水族缸中的绿丝藻、黑毛藻都相当感兴趣,这点就跟它们的亲戚黑线飞狐相当相似,因此它还有另外一个英文常用名DENSION’sFLYFOX(丹尼逊飞狐)。 饲养:特别适合草缸,高耗氧,饲养时一定要保证水族箱内含有充分的氧气,不挑食,可喂于活体、干燥饲料、薄片等。 人工繁殖: 一眉道人的人工繁殖难度较大,但东南亚一些国家已经成功地完成人工繁殖。一条幼年期的一眉道人价格在7—0元之间,而长成型的一眉道人价格为0—5元…… 鱼苗在4天后便可开始使用刚孵化的丰年虾幼生(Artemia)来喂食。两周后,便可开始转用水蚤(Daphnia)来喂养鱼苗。但由于鱼苗口裂很小,因此对水蚤的体型大小要很讲究,必须先用一个滤网将小只的水蚤同大只的分开,只用小只的来进行喂食。但大只的也不要浪费,可以利用它们做种来保持小水蚤的供应量。只要将过筛后留下较大只的水蚤放在一个大水槽中,加入一眉道人种鱼缸中的水后放在太阳底下,利用种鱼排泄物提供养份让水虱子继续繁殖。有需要的话也可加入一点点用于烘焙糕点的酵母菌来喂养这些水蚤。 当小鱼约一个月大时,便可开始食用丝蚯蚓(Tubifex)和之前较大只的水蚤,甚至是成年的丰年虾来喂养。从这个阶段起,因为食物的多样化,小鱼的成长速度开始加快。除了食物的处理,穆亚蒂先生也向我们透露了一些在不同喂养阶段所需注意的细节。最重要的是食物的转换时需有连贯性,也就是说在更换新饵料时不能立刻中断之前所用的食物,以免小鱼因不适应而饿死。 辨别野生与人工第一:野生一眉道人小鱼阶段背鳍就是红色的,人工小一眉道人是黑点而且不红。 第二:野生一眉道人成年后尾巴是黄点,人工鱼是白点。 第三:野生的成年后体型修长,人工鱼体型短而胖。 第四:野生一眉道人的红眉一直拉到背鳍,颜色相比人工鱼更浓艳,人工鱼则反之。 火翅金钻灯 简介: 火翅金钻灯的原生地距离缅甸境内第二大高山淡水湖泊---茵列湖,火翅金钻灯正式被美国的鱼类学家TysonRoberts博士所鉴定。让人惊讶的是它不仅仅是个新物种,还拥有一个新的属别「Celestichthys」,同时也是目前该属唯一的品种,全名为「Celestichthysmargaritatus」;其属名和种名有著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在描绘、刻画出它们是一种「身上镶嵌著如繁星般的珍珠」之鱼种。回想起来,这个名字也似乎是「名符其实」,火翅金钻灯无论是在身形、体色、斑纹等表徵上都算是「一枝独秀、自成一格」。 体型:成年火翅金钻提倡2厘米左右 PH:适宜温度为24~25度,能在pH值7.0的淡水中生活。 饲养:人工饲养条件下,可以饲喂碾碎的薄片饲料。属于中下层观赏鱼类,游速较快。 火兔灯鱼科属:脂鲤科 水温:22—26℃ 水质:pH5—6.5 硬度:KH5—8 体长:5CM 繁殖方式:卵生 外部形态:火兔灯鱼的臀鳍及尾鳍部有着像淌血般的鲜红颜色,除此之外,它身体的其他部分都闪耀着翡翠绿般的光泽,两种鲜艳的颜色靠在一起,却又不显得奇怪,是非常美丽的小型灯科鱼。成鱼良好时,腹鳍、臀鳍及背鳍的末端会呈现银白色。饲养:性情温和且活泼,体色鲜艳,适合群养,能很好的和其它小型鱼类和平相处. 头尾灯简介: 头尾灯,学名眼点半线脂鲤(Hemigrammusocellifer),又称电灯鱼、车顶鱼、灯笼鱼,为脂鲤目,脂鲤亚目,脂鲤科,半线脂鲤属一种淡水鱼类。头尾灯分布于南美洲的圭亚那和亚马逊河流域,外观美丽,可作为观赏鱼类。 繁殖方式:卵生 体长:4至6厘米。 水温:20~26℃,最适水温25℃左右; pH:7.0;硬度9°dGH, 饲养:本身为杂食性鱼类,接受各种虫饵及人工饲料,饵料以小型活食为主。喜在水族箱中层活动、觅食。头尾灯鱼对小型鱼类的追逐不甚明显,是很好的混养鱼类。 形态特征:头尾灯鱼体型呈侧扁,头钝圆,呈纺锤形,仔细观察头尾灯的各个鳍都是透明的。臀鳍相对较长,前段三角形,然后向后变短。身体两侧中部各有一条钴蓝色的条纹,非常好看,当然,最显著的看点还是在眼缘处和尾柄部位有一大块金色的斑点,尾柄处的金色斑点下方是一个深黑色的色斑,将金色的斑点衬托的更加显著,如果配上灯光的折射,可以看到金属的光亮。游动时由于光线和视角的原因,头部和尾部的两个斑点时隐时现,在草缸中犹如密林之中的萤火虫,又如汽车首尾的灯光。 头尾灯体长4至6厘米,侧扁呈宽纺锤形,体色银灰至棕灰色,眼轮上半部红色,尾柄末端有一大黑斑,其上有一亮黄色斑点,似与头部红眼圈相呼应,故曰头尾灯。鳃盖后方有两道不甚明显的粗短横纹排列在一起,分别呈黄色及黑色。各鱼鳍透明,背鳍、臀鳍及腹鳍鳍尖呈银白色。 生活习性:头尾灯鱼性情温和,并且年龄越长越为胆大,活动方式十分稳重,常活动于水族箱中层,有时甚至静止不动。其体质强健,适应力较好,对水质要求不严,尤其伴养在水草缸中非常适宜。 繁殖: 亲鱼性成熟年龄为9个月。雄鱼体色较深,臀鳍中部有透明的横条,雌鱼则没有;雌鱼体比雄鱼宽而肥大,腹部浑圆。繁殖水温24~25℃,水质中性软水。在30厘米×25厘米×25厘米的鱼缸底部铺放头发丝草,傍晚时放入亲鱼一对,第二天黎明就可产卵。产卵结束后将亲鱼捞出,第二天傍晚就能看到孵化出的仔鱼,三四天后仔鱼游动觅食,25天后仔鱼即发育为幼鱼。雌鱼每次产卵~粒,产卵间隔时间0天。 玻璃扯旗简介:玻璃扯旗鱼又名黄扯旗鱼,脂鲤科属,原产南洲亚马逊河流域。 体长:4—5cm, 体型:鱼体光滑、透明、体形纤细,侧扁,背鳍尖旗状,尾叉形。玻璃扯旗鱼外表呈纺锥形。体近似透明,银白稍带黄色,可清晰看到骨骼和内脏。鳃盖后缘有一小黑斑,背鳍和臀鳍由白色、黑色和黄色三段组成,尾鳍粉红色。雄鱼鱼体较颀长,雌鱼体腹中间有银光色,腹部较圆。 水温:水温22-26℃,也能适应20度的低温,繁殖水温26-28℃. PH:玻璃扯鳍鱼喜弱酸性软水,也能适应中性和微碱性水质,PH6.5~7.5,硬度8度左右. 饲养:喜在下层水中活动,食小型动物性饵料,食性较杂。水底铺砂植草以投其所好。性情温和,可与其他品种热带鱼混养。水质要保持清澈透明,较能耐低温,5摄氏度水温中也能生活,但体色透明度会减弱。由于此种鱼体瘦小,宜投喂细小型饵料,并且要注意饵料品种多样化。 繁殖: 亲鱼性成熟年龄6个月,雄鱼繁殖期间体色鲜艳,体瘦小,雌鱼个体略大,体色浅淡。属水草卵石生鱼类,每次产卵-粒。 繁殖缸不宜过大,缸底可铺满头发丝草作为产卵附着物。玻璃扯旗鱼属卵生鱼类,繁殖用水要求硬度在8以下,pH6.8-7.2,适宜水温为25-28摄氏度。亲鱼可按:的雌雄比例配对入缸,一般于第二天黎明时,雄鱼即会追逐雌鱼使其产卵受精。产卵后亲鱼即可捞出另养。玻璃扯旗鱼的受精卵个体较小,但产量较多。受精卵一般经24小时即可孵化出仔鱼,再经过3天左右时间,仔鱼开始游动觅食。开口食以“洄水”喂养,一周后小型鱼虫,逐步过渡到正常喂养。 黑莲灯简介: 黑莲灯,学名黑异纹魮脂鲤,又称黑灯鱼、黑日光灯、黑灯管等。是鲤形目,脂鲤科,魮脂鲤属的一种小型观赏鱼类。在野外分布于亚马逊河下游沿岸热带原始森林。黑莲灯鱼色彩艳丽、晶莹剔透、小巧玲珑,与其它灯鱼同箱饲养,该鱼显得格调高雅,出类拔萃,受人钟爱。 水质:软水 pH值:5.6~6.2,弱酸性 食物:投喂水蚤、线虫和干饲料均可 温度:23.0~27.0℃ 性情:温和、喜群居、爱在水的中下层游动。性情温和,游动敏捷,喜欢群居,可与温和的热带鱼混养。饲养的水族缸中宜多种植水草。 饲养: 黑莲灯鱼生性活泼、温和,容易饲养,适合于在水族箱中群居,可与其它对环境要求相近的小型热带鱼,特别是与红绿灯鱼、宝莲灯鱼一起混养,也可单养。饲养水应清澈,但不宜多换水,以保持水质的相对稳定。该鱼体型小,单养时最好用小水族箱;群养时水族箱的容积以30厘米×25厘米×30厘米,或者更大一些为好。它喜食活饵料,也可适当加喂一些干饲料、颗粒饲料。黑莲灯鱼有一奇特的生理现象,当两尾雄鱼打架时,其黑色霓虹纵带会延伸到整个尾部,乃至达到部分臀鳍。 铅笔鱼简介: 铅笔鱼又名一线铅笔鱼。鱼身最长6.5厘米,呈长梭形,体色浅黄。凤凰铅笔鱼适宜水温24~28度。软水,喜成群活动,互相追逐`嬉戏。游玩累了停下休息,以鳍保持平衡,停在水中不动。似一条横放着的铅笔。喜成群活动,互相追逐`嬉戏,游玩累了停下休息,以鳍保持平衡,停在水中不动。似一条横放着的铅笔。 产地区:南美洲的亚马逊河中下游。 体长:6.5厘米,呈长梭形,体色浅黄。 温度:凤凰铅笔鱼适宜水温24~28度。 水质:软水 饲料:可以使用细颗粒状或是薄片饲料。繁殖:发情雄鱼臀鳍转为红色,尾鳍上的红斑更为鲜艳,雌鱼腹部膨大。要求水温26~28摄氏度。软水,PH6.5左右,硬度4~5度,含氧量丰富,水体宽广,有水草附卵。尾雌鱼可产卵00粒左右。受精卵于~2天后孵出仔鱼。 疾病:白点病、胡椒病(天鹅绒)、烂鳍烂尾、霉菌是是铅笔鱼常见病,但只要水质保持良好,水温正常,这些疾病是可预防的。 白点病:白点虫属于一种外寄生性的纤毛虫。症状是在体表会有如白点状的白色囊胞,白点大小比胡椒大一点,同时点的颜色为亮白色的,因此可以借此区别鱼的胡椒病。在治疗时,可用盐、甲基蓝、孔雀绿、加温或是市售治白点的药就可进行有效治疗。不过,如在初期未做适当的处理,到后来容易使鱼只衰弱而死亡。 胡椒病(天鹅绒、绒状病):鱼感染此病后,在皮肤上可以看到比白点病更小的白色(或咖啡色)点,密密麻麻的,像是胡椒涂满了鱼的外表。一般治疗方法是将鱼放入5%的食盐水中,大约2~3天可治愈。经常换水,保持水清洁,可预防此病。 烂鳃、烂鳍病:烂鳃与烂鳍则是鳃和鳍受到细菌感染而组织坏死、破烂。治疗时,可以用细菌性药物来治疗,同时提高打气量。一般来说,对于烂鳃与烂鳍的治疗成功率上较高。 分类: .条纹铅笔鱼特征:全长8厘米,体形长,身体前部较粗圆,后部稍侧扁,背缘为浅弧形,腹部圆,头短,嘴突出。体颜色鲜艳,有3条纵向条纹,条纹互相平行排列,各鳍基部均为红色,尾鳍颜色为朱红色。 分布和习性:分布于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圭亚那。 水质:为中性或弱酸性,PH值6.4~7.0。最适合水温为22~27摄氏度。 饲养:杂食性,尤其喜欢吃青苔和水草,偏爱活食。 喜欢多流木及岩石的隐蔽场所。性情活泼有点粗暴,领域意识很强。不仅常追逐别种鱼且同种鱼之间也经常争斗。体型非常适于在水中游动,游动时头部会向下倾斜,追逐饵料或躲避时几乎呈倒立,且能头朝下静止不动倒立很久。 繁殖特点: 饲养容易,但雌雄区别极难,人工繁殖困难。繁殖水温以26~28摄氏度为宜,繁殖场所在有水草的细沙底水域。一尾亲鱼约产卵粒左右,卵粘性,受精卵须粘附在其他物体上孵化,24小时即可孵出幼鱼。 2.红鳍铅笔鱼 简介: 俗名三线铅笔鱼。原产地为南美洲的亚马逊河上游。体长5-6公分,因身体侧面有三条黑纹贯穿,故英文名字称之为“三线铅笔鱼”。而其臀鳍、腹鳍、背鳍及尾鳍皆有红色的美丽斑点,称之为“红鳍铅笔鱼”更为贴切。此鱼非常漂亮迷人。 别名:金银带、三带鱼。 产地:原产于圭亚那、亚马逊河流域。 特征:体纺锤型,尾叉形,体长4-6cm,有三条从头到尾的黑条纹。 饲养特性:易饲养,性情活泼,可与其他小型鱼混养。习性非常温和,喜好群游,所以最好饲养3-5尾的同种鱼,并避免与活动力强的鱼混合饲养。喜好植有水草及阳光照射的水槽。喜吃活饵,而干饵或冷冻的饵食也能接受。 PH:适宜于22-28度的弱酸性软水,喜成群活动,饵料以活食为主。 繁殖习性:性成熟年龄为6个月,雄鱼有婚姻色身体狭长,雌鱼体色较淡、腹部膨大,要求26-28度,硬度3-5度的水中,产沉性卵,可在水族箱内放玻璃球,受精卵孵化期一般2天。 3.尖嘴铅笔鱼 特征:样子像一支竖起的铅笔而得名。常在水面竖起移动,一群一起移动时,非常有趣。对水质变化敏感。 产地:巴西、圭亚那。 体长:体长5厘米。 饲养条件:pH6,水温26℃。 饲料::水蚤、红血虫、颗粒饲料。 4.火焰铅笔鱼 简介:火焰铅笔鱼是一种稀有珍贵的鱼种,因其鲜红的体色和高贵的身价而被众多鱼友垂涎是一种稀有珍贵的鱼种,因其鲜红的体色和高贵的身价而被众多鱼友垂涎。 产地:产于亚马逊河流域的秘鲁。 特性:背鳍上有白斑的为公鱼,公鱼体色会比较红;公鱼成鱼发情的时候体色会达到“血红”的境界。背鳍上没有白斑的为母鱼,母鱼体色比较淡。 习性:性温和,易与其它温性鱼相处。 水温:24~28℃。 PH值:5.8~7.5。食物:丰年虾、血虫。 体长:最大体长约4cm 饲养:因同种间好斗,在水族箱内以养6尾或稍多点为宜,光不要太强,把水质照顾好就行了,可与红莲灯、霓虹燕子等养在一起。 5.大铅笔鱼(小盾鳢)(此鱼不是脂鲤科) 简介: 小盾鳢。俗称多曼鱼,鱼虎,大铅笔,红线鳢或红鳢。原产于东南亚地区,包括印度、缅甸、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成鱼时体侧有一宽黑纵带,幼鱼时体侧则有两条黑色纵带中间呈橘色。栖息于水塘、池沼及溪流缓水域,耐污浊缺氧的环境。 生活习性:掠食性强,除了掠食其它鱼种,在水面上游动的蛙类、龟鳖及水鸭等也都会遭到攻击。孵化后幼鱼群集靠岸边的水面,成鱼在鱼群下守卫。最大体型可达00cm20kg以上。习性:凶猛残暴 饲养:米鱼缸养时米最多养3只,不可混养,混养时必须保证鱼不饿肚子 黑白线鱼(黑白企鹅)简介:黑白线鱼是小型鱼,体型侧扁,体长约为体高的3倍。从鳃盖后开始到尾鳍下叶沿侧线覆盖一条浓黑的寛带,身体近似半透明,因昂头的泳姿和颜色特征使人联想到企鹅,故得企鹅之俗名。 体长:成年体长5cm 生活习性:喜欢弱酸性的软水,中性水质也能很好适应。适宜水温25~27℃。杂食性,主要摄食浮游动物及小型底栖动物,接受人工饲料。饲养: 易养。最好在水草缸养殖,即使水草较少也无妨。水质清洁最为重要。投喂碎屑状人工饲料,或者浮游动物,每天喂食2~3餐。 柠檬灯鱼简介: 柠檬灯鱼,学名为丽鳍望脂鲤(Hyphessobryconpulchripinnis),又称美鳍脂鲤,分类上隶属于脂鲤科(Characidae)。此鱼全身呈柠檬色,背鳍透明,前端为鲜亮的柠檬黄色,边缘有黑色的密条纹,臀鳍亦透明,边缘深黑色,其中前面的几根鳍条组成一小片明显的柠檬黄色线条,与背鳍前上方色彩遥遥相对,因而获得柠檬灯鱼或柠檬翅鱼的美称。 体长:4~5厘米 PH:pH6.4~6.8,硬度小于8的弱酸性的软水 温度:在2~30℃水温条件下生长,最适生长水温为23~26℃。 体型:长梭形,侧偏,眼大。体色浅绿色略微透明,闪银光体两侧中部有一条光亮耀眼的,黄色条纹。眼虹膜红色,喜欢有水草的宽敞环境,喜群居。 饲养:爱吃小型活饵料,如红鱼虫,线虫应选细小喂之,也能接受冰鲜的或干的饲料,易饲养。性情温和,不袭击他鱼,可以和其他小型鱼混养。 繁殖: 4厘米以上的做亲鱼。雌雄鱼没有明显的区别,雌鱼腹部比较宽大,雄鱼窄长而显得小于雌鱼;雄鱼体色比雌鱼明亮浓重。对繁殖条件尤其对水质的要求较严,必须弱酸性软水,氢离子浓度PH6.6~6.8硬度2~3度,水温25~27。产卵箱较大,长不小与40厘米。用狐尾藻或金丝草附卵,雌鱼产卵结束后捞出亲鱼,轻轻充气后用黑布或黑纸将水族箱围住挡光。一尾雌鱼可产卵00~粒,受精卵在24小时后孵出仔鱼,第二天仔鱼开始自由游动时,逐渐取走挡光物体。 蓝灯鱼简介:蓝灯鱼是分布于亚马逊河流域的一种鱼类,全身漂亮鲜蓝的体色,深具魅力的加拉辛鱼种。全身漂亮鲜蓝的体色,深具魅力的加拉辛鱼种,状态良好的个体眼部上方有闪耀的红色,臀鳍、尾鳍的根部沾染粉红色,非常的优美。 别名:七彩灯,闪光蓝灯,蓝刚果灯 原产地/分布:亚马逊河流域 成鱼体长:4.0-5.0cm 性格:温和 适宜温度:22.0-26.0℃ 酸碱度:PH6.0-7.0 硬度:dGH4.0-8.0N 活动层次:中层 繁殖方式:卵生 饲养:颜色鲜艳,活跃,易饲养,喜在水族箱的中下层,可与其它品种灯鱼混养。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性情稍为活跃,喜欢追逐其他温和的鱼种,但并不会造成其他鱼种的伤亡。可喂于一般饲料或小型活饵。 企鹅灯鱼简介: 热带淡水鱼,属于中层性鱼类,具有群居性,生殖也是集体放精排卵。其游泳姿势相当特别,身体会有30度左右的仰角,头部朝上又称朝日泳姿。杂食偏肉食性鱼类,以水中昆虫和甲壳类为主食。 性格:温和 适宜温度:22.0-28.0 酸碱度:5.5-7.0 硬度:4.0-8.0 活动层次:中层 成鱼体长:6.0-8.0 体型:体延长而侧扁。腹部银白,背侧及尾部为淡黄色,体侧具黑色纵带,此纵带绵延至尾鳍的下叶。除尾鳍下叶呈黑色外,其余各鳍皆呈透明。雌鱼在一年一度的产卵季节时,腹部会非常饱满。 珍珠灯简介: 体色呈鲜红色一条宽大的藏青色带从眼睛延伸到尾鳍,在灯光下发出蓝色光彩,色带上均称的分布着钻石般的银色块状斑点,犹如镶嵌着耀眼的珍珠,各鱼鳍都有黑色斑点分布,鱼鳍长长地伸展。鱼鳍宽大、独特,背鳍和臀鳍带着浓重的块状红色并布满黑色斑点,非常具有珍藏价值。 原产地:尼格罗河 习性:性情温和,行动迟缓,最好能单独饲养。 水温:24-28度 Ph:5.5-6.5 Gh:5以下 体长:4cm 栖息习惯:中下层水域 饲养特点:喜欢酸性至弱酸性软水,害羞,行动迟缓,可单独饲养或者与温和的小型灯鱼混养,如果和生性活泼的鱼饲养,它可能吃不到饵料。刚进口的鱼只可喂于营养丰富的丰年虾活体,等状态稳定后便可喂于干燥性饲料。繁殖:底部产卵,人工繁殖比较困难。 露比灯简介:露比灯为小型观赏灯鱼类,体长约2厘米或稍大,通体呈明艳的橘红色,眼轮上班圈为血红色,各鱼鳍透明,尾柄基部有一大黑斑,其上为一道明显的红色带,红色带中又有一个白点,十分醒目,背鳍及臀鳍前缘各有一道亮白色银边。 环境:露比灯是性情温和的群居鱼类,它们需要安静且清澈、水流较稳缓和的水环境 适宜温度:水温20~26℃ pH:6.0~6.5 硬度:8°dGH。 饲养:露比灯对水质稳定性要求较高,不宜大量换水或突然改变水的温度。另外它们体型较小,又比较敏感,通常躲藏中下层水域,并且喜爱有丰茂水草的环境。一旦水质有变化或是感到紧张,它们的体色会变得暗淡,这点需要注意。 红灯管鱼简介:红灯管鱼,学名红带半线脂鲤,是鲤形目,脂鲤亚目,脂鲤科,半线脂鲤属的一种观赏鱼类。其体格强健、性情温和。成群饲养时,可享受群游之美。对各种饵料接受性高。 体长:最大体长约4CM 水质要求:20-28℃、pH5.8-7.5、GH6繁殖:可以人工繁殖食物:活饵或人工饲料 形态特征:透明的身体中轴有一橙色条纹从吻部直伸到尾鳍,背部黄铜色,腹部浅白色,眼睛虹膜上半部为淡红色,在灯光的照射下比较显眼,随着成长原本半透明的的鳍会逐渐出现橙色斑纹,使鱼更加艳丽。体轴有一条桃红色的条纹贯穿,只要饲养得当,内部的桃红色轴会微微发光。帝王灯鱼简介:帝王灯鱼,学名巴氏丝尾脂鲤(Nematobryconpalmeri),为脂鲤目,脂鲤亚目,脂鲤科,裸脂鲤亚科,丝尾脂鲤属一种淡水鱼类。帝王灯鱼分布于南美洲哥伦比亚圣胡安河流域,外形优雅,色彩美丽,可作为观赏鱼类。 产地:亚马逊河流域、哥伦比亚 成鱼体长:4.0~5.0cm性格:温和酸碱度pH:6.3~7.4 硬度:dGH5.0~8.0N活动层次:顶层繁殖方式:卵生 形体特征:幼鱼难区分雄雌,随着成长,雄鱼的尾巴上下缘和中间会向回延伸并突出尾部,成熟雄鱼的臀鳍边缘镶有很强的金黄色,眼睛偏冷蓝色;而雌鱼则没有明显的尾部突出部分且眼睛偏黄绿色,很有帝王的气质. 饲养特点:温和,强壮,可与其他品种鱼混养。对水质要求不严。可喂于薄片、干燥颗粒饲料及小型活食。 雌雄鉴别:容易,雄性是三叉尾,雌性没有中间的一叉,是叉尾。 性成熟年龄:6个月,8~24个月后体长达到最大 习性: 这种鱼伴养在水草缸中非常好看,但唯一缺点就是及其凶猛,领地意识很强,不仅本种之间激烈争斗,也偶尔会和周围的鱼类打架,有时即使体型比它大的鱼它也敢于攻击。帝王灯是有着很坚硬的牙齿的,打架时会对对方造成确实的伤害,所以最好饲养在较大的水族箱中,本种单独饲养,同时混养其他体格强壮的鱼。 大帆灯简介:大帆灯分布于盖亚境内以及亚马逊河中游水域,最大体长可达6公分。 原生地域:南美洲:在圭亚那中的Orinocoo与亚马逊河流域与沿海的河川 体长:5cm 水质需求:pH:5.5–6.5;dH:5 温度:24-28℃ 形体:体色呈沙黄色,在背鳍、臀鳍以及尾鳍上可看到红、白、黑相间的美丽色彩,成熟雄鱼则具有延伸较长的红色背鳍;嘴巴奇大是其主要特征。性情温和、胆小。需有躲藏的处所。宜饲养在pH5.5-6.5的水草水族箱中,可喂食小型以及大型活饵。繁殖习性尚不清楚。 刚果扯旗简介:又名刚果霓虹鱼,原产地非洲刚果河,属拟鲤科。体色青色中透着金黄色,大大的鳞片泛着金属光泽,背鳍高大挺括,臀鳍宽大,非常美丽。刚果扯旗是较珍贵的热带观赏鱼。有珍珠色的大鱼鳞,在光线的照射下,可以显示出七彩的变化,令人感到美不胜收。 体长:8-0厘米 外形特征:鱼体纺锤型,头小,眼大,口裂向上。背鳍高窄。腹鳍、臀鳍较大。尾鳍外缘平直,但外缘中央突出。雄鱼尾鳍外缘中凸,背鳍高尖;雌鱼色泽较浅,腹部肥大。温度:饲养水温22-26摄氏度,繁殖水温26-28摄氏度 PH:喜弱酸性软水 饲养:喜食活饵料。性好群聚,宜群养。也能和其他大小相同的鱼混养,不宜和小型观赏鱼和观赏虾混养的。 繁殖: 亲鱼性成熟年龄8-9个月,雄鱼背鳍高大,鳍末梢尖长,体色浓艳,雌鱼色淡,腹部膨大。产卵箱用大的水族箱,可放2组。水质清洁,氢离子浓度-nmol/L(pH5.6-5.8),软水。亲鱼入箱后2天如无动静,可降低水的硬度3度以下,提高水温-2度,加入金丝草等,以刺激亲鱼。 属水草卵石生鱼类,每次产卵00-粒。卵无黏性,沉在水草叶上或水底。受精卵经3-4天孵出仔鱼,再过2-3天,仔鱼开始游动觅食,但它们非常纤弱细小,要用过筛的“洄水”喂养。 幼鱼: 在正常水温条件下,受精卵经3-4天孵化为仔鱼。刚孵化的仔鱼非常小,藏于卵囊中就像穿了线的针头,尾巴与卵囊相连,初时横躺于箱底好像死了一样,若轻敲水族箱,它们便会有反应;再过2-3天,在受精卵孵化期间,未受精卵及死卵须用吸管清除。鱼卵孵化后,繁殖箱内的水会变得非常污浊,必须换上饲养箱的水,否则会因水质恶化而发生仔鱼大批暴死。 当仔鱼开始游动后,就必须开始喂饵。这个时期的饵料可用轮虫、丰年虫幼体及稚鱼专用人工饵料。每天至少喂2次以上,以少喂多餐为原则,大约2个月后,品种的特征就逐渐表现出来。 心以不防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huana.com/shajd/4299.html
- 上一篇文章: 圣胡安海滩平米3室1厅268万带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