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东邪

随着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第二次世界大战逐渐落下帷幕。虽然世界即将迎来新的和平时期,但战争时期不少参战国家都遗留下了一些战争问题,例如埋藏在地下的地雷。根据不完全统计,二战后全球土地中未被排除的地雷超过1亿颗,这些地雷是真正的隐藏的炸弹,随时都有可能夺走一个人的生命。

除了二战遗留下的地雷问题之外,一些国家在二战后还处于战争状态,例如非洲的莫桑比克在70年代末发生了内战,这场战争持续了16年之久,最终在年结束,但是莫桑比克境内却出现了上千个隐藏雷区。如果不清理这些雷区,对生活在莫桑比克的人来说是潜在的威胁。为此莫桑比克引入了一种小动物,它们经过训练后通常能出色地完成排雷任务。

这种动物是一种鼠类,因为经过训练后掌握了排雷技能,因此也被称为“排雷鼠”。那么排雷鼠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它是如何被训练成排雷鼠的?和其他排雷手段相比,排雷鼠有何优势?

排雷鼠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

并非所有鼠类都能被训练成排雷鼠,一般只有冈比亚的有袋鼠才具有排雷潜质。冈比亚有袋鼠是目前世界上体型最大的鼠类,原产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地区。它和澳大利亚的袋鼠不同,它不是真的有育儿袋,而是因为面颊下可以储存食物而被称为有袋鼠。冈比亚有袋鼠的寿命比较长,在人为饲养的情况下可活8年。

冈比亚有袋鼠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类似猎犬一般的灵敏嗅觉,这是它们长期寻找食物锻炼出来的。有袋鼠的这一特点被发现后,人们开始利用它们来完成特殊的寻找任务,例如地雷的寻找。据了解,全球第一批“排雷鼠”是由哥伦比亚圣菲波哥大市的警察培训出来的,它们虽然长着一副“贼眉鼠眼”的样子,但排雷的能力和排雷犬相比只能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第一批排雷鼠训练成型后就被迅速投入到现实排雷场景中,最终它们帮助哥伦比亚政府排除了超过10万枚地雷,这些地雷是哥伦比亚政府军和反对派在40年内战中留下的。哥伦比亚成功训练排雷鼠的消息传遍全球后,其他国家开始效仿哥伦比亚,培养出各自的排雷鼠,但几乎所有的排雷鼠都是冈比亚有袋鼠。

排雷鼠是如何练成的?

在正式成为排雷鼠之前,冈比亚有袋鼠本就是一种具有灵敏嗅觉的鼠类,再经过长期专业的训练,它们最终获得排雷技能。在训练过程中,训练员将冈比亚有袋鼠放在一个撒有C4炸药和其他类型爆炸物质的迷宫里,只要有袋鼠发现任何一种爆炸物,训练员就会奖励有袋鼠一小块食物,然后轻轻抚摸它的耳后根,据研究这一动作对有袋鼠来说是“精神鼓励”。

随着训练的次数越来越多,有袋鼠对爆炸物的敏感程度就越高,一般只需要半年的时间就能训练出一批识别炸药准确率高达83%的排雷鼠,再经过数月的训练准确率甚至可以达到%。然而并非所有有袋鼠都配合训练员的工作,有些个体会主动攻击训练员,只有当训练员与它们的接触增多后,它们才会放下警惕,配合训练工作。

训练完成的排雷鼠投入正式的排雷工作后,它们会在雷区不断嗅,发现异常后就用前肢不断挖土,如果真的发现地雷,它们会向随行人员发出信号,通知排雷士兵进行排雷。

排雷鼠具有哪些优势?

关于如何排雷的问题,上世纪许多国家都提出了不同的方法,例如柬埔寨的一家报社就提议利用患上疯牛病的牛进行排雷,将它们带到雷区,让它们随便走动,如果踩中了地雷,那必定会将其引爆。后来军队中出现了专门用于排雷的装甲扫雷车,这种工具虽然安全性更高,机动性更强,但只能在比较平坦的地形上工作。

再后来人们发明了专门用于排雷的金属探测器,甚至训练了专门排雷的猎犬,但每一种方法都有局限性。而训练排雷鼠相比之下存在多方面优势,首先训练成本比较低,这使得排雷成本低。其次,排雷鼠的体重有限,即使踩中地雷,一般也不会将其引爆,进一步降低排雷成本。更重要的是,排雷鼠对地雷具有极高的敏感度,大大提高了排雷的成功率和效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huana.com/shatq/10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