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达利年入选梵蒂冈优秀艺术家,并任佛罗伦萨大学建筑学院金工荣誉教授。他的作品被众多国际展览青睐,皮蒂宫、银宫、菲耶索莱教堂博物馆都将其作品列为收藏;多次重要展览和重量级奖项认可,不仅为他的艺术成就带上皇冠,更把他的创作推向了世界的高度。作为金工大师、雕塑家、音乐家,达利的艺术创作承接着伊特鲁里亚、拜占庭、哥特、文艺复兴等传统意大利艺术风格,将具有千年历史的“炼金术”在作品的材质和形态上加以运用;同时,他坚持艺术的“整体性”,将珠宝带入雕塑、音乐、机械领域,让珠宝不仅是一种装饰,更是一个充满知识,想象的表达过程,成为具有精神灵魂的艺术作品。他自己的博物馆,亚历山大·达利珠宝博物馆坐落于佛罗伦萨的一座文艺复兴时期建筑中,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曾在此创作,如今这里是亚历山大·达利作品博物馆-工作室-商店的集合空间,陈列了超过件作品。让我们来看看达利的一些作品以及作品背后的一些故事。一、魔法师的学徒达利八岁的时候,爸爸妈妈带他去电影院重看了一部米老鼠系列《幻想曲》的电影。除了看到电影里魔法的迷人,小达利也有着魔法师的学徒一样的情感,对能力强大的羡慕,对自己犯错的担忧。长大后的达利做了一枚名叫“魔法师的学徒”的戒指。戒指上镶着一个直径16mm的水晶球。只有灵魂最纯净的魔法师,才能看到球里折射的过去与未来。二、达利的吉他达利喜欢古典音乐、古典吉他,创作情绪高昂之处还会放的歌剧,连大教堂叮当的钟声都回荡在整个博物馆工作室里。他把打磨金属的吊机比作吉他,把手里的珠宝比作提琴,工作台上打磨金属的吊机和音乐一起,在整个博物馆里响个不停。达利非常喜欢古典吉他音乐大师奥古斯丁·巴里奥斯的《大教堂》的吉他独奏;以浓郁的巴洛克风格,描绘了在南美圣胡安教堂内,人与天国之间的祈祷和对话。达利相信神,但他相信真理与爱都是凌驾在宗教之上的,是神的赐予。宗教,就像是人建造的一间间“广厦”,大庇天下寒士,让每一个灵魂都在爱和真理的对话中获得宁静。就这样,他雕刻了这座有不同空间立面的“大教堂”。和吉他曲一样,它如同一樽被风建造的建筑,让每一个人都能在不同维度里与神对话,找到自己灵魂的居所。三、月亮罗盘当成功男士们将名贵的腕表戴在手上的时候,时间成了丈量他们与成功的距离;而亚历山大·达利却在腕表的位置,把一颗纯真遥远的初心带回到我们身体,做了一个名叫“月亮罗盘”的机械珠宝。除了珠宝大师、音乐家,达理同时还毕业于药剂和机械工程专业,这件腕表大小的机械珠宝,每一个部件都为他亲自设计,手工打造。罗盘的零件,手环的锁扣,无一不流露着中古时代的金工风格。达利,用他的手打破了机械时代的复制;更用他的骑士之心,为我们在世间昏睡不醒的灵魂指引归来的方向。四、生命之吻达利做了一枚“生命之吻”的戒指,致自己的爱人安东内拉。《死神与少女》--席勒(二十世纪初)造型取材自“死神与少女”,在希腊神话中,少女被父亲宙斯指婚冥王哈迪斯,在母亲的祈求之下,才得以每年往返冥界与人间。在这枚戒指中央,命运把少女和死亡束缚在一起,而她跃身而起,与为人间带来光明的飞鸟亲吻。他们的爱情,没有玫瑰的香气,没有豪华的车房,没有相敬如宾的套路,没有相濡以沫的残喘。只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一起创造生命——最原始、最简单的愿望。五、爱的三位一体达利从曾祖父手里接过了一枚家族印章。这是一个水滴型的哥特教堂的侧面。中间是镶嵌着彩色玻璃的像上帝的瞳孔一般的窗户,两侧是三叶草一般的“圣父、圣子与圣灵”的三位一体。这是达利制作的铜戒达利的家族在文艺复兴时期承接为教堂锻造金属器件的工作,这枚小小的印章在他们作品上烙下了印记。中间间隔的几代人有从事别的行业,直到达利,炼金才脱离传统金匠那样为宗教服务,而是倾注在了珠宝上。捶捶錾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huana.com/shael/4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