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阿根廷除了梅西,还有葡萄酒
在上篇讲阿根廷的文章里,廷叔提到了阿根廷的高海拔,以及高海拔对阿根廷葡萄品种的影响。其实,对于阿根廷的葡萄酒廷叔还有很多想讲的,除了这个国家的地理因素,阿根廷葡萄酒的成功还有其他原因。接下来,我们继续聊阿根廷这个神秘的国度。 只是,在本文正式开始之前,廷叔想先讲讲阿根廷的棚架法。因为棚架法的出现让阿根廷这个大陆性气候的国家能够出产高质量的葡萄品种。 01阿根廷的棚架式葡萄园阿根廷是一个位于内陆的大陆性气候的国家,气候相对炎热干燥。这样气候的国家本应不太适合葡萄的生长,但面对工业技术的不断革新,克服这样的天然缺点已经不是难事。棚架法的出现就帮助阿根廷解决了这个难题。目前,大部分葡萄园都采用棚架法(pergola)来种植葡萄。 棚架法是一种架高葡萄藤的种植方式。这种种植方式可以让葡萄藤相对地远离灼热的地面,避免被灼伤,来更好地保护葡萄藤。葡萄树的枝条会顺着搭好的高棚架生长,且葡萄果实也很“聪明”,能感受到阳光的炙热和其他生物入侵的危险,会把自己藏在大片的葡萄叶之下,防止被其他小动物吃掉或被晒坏。然而,葡萄这样的生长方式却增加了采摘的难度,无法机械采收,只能靠人一一辨别葡萄的成熟度去逐串采摘。 由于棚架法这种特殊的种植方法,被架高的葡萄藤枝条会沿着高棚架生长,以至于阿根廷葡萄园使用特殊的剪枝方法(如上方图中的展示)。葡萄园的管理者会根据当地气候在冬季对葡萄藤进行剪枝,来保证来年葡萄藤的长势,但这项工作只能人工完成。 其实,在廷叔看来,棚架法就是专门为炎热干旱地区设计的栽培架式,如此多人工的介入,费心思的照顾,必然会出产高品质的葡萄。总体来说,棚架法的其他各个方面都非常好,就是有点“费钱”。 初步了解了阿根廷棚架式葡萄园,那么,我们就开始进入今天真正的话题——阿根廷的产区。 02阿根廷的产区阿根廷从北到南分为三个大产区:北部、中部和巴塔哥尼亚产区。虽然,从地理位置上看,阿根廷有三大产区,但是,只有最南边的巴塔哥尼亚产区会出现在酒标上。而北部和中部这两大产区又被细分为多小产区,且这些小的产区更知名,更为大家所熟知。 北部 其实,北部的产区有多个细分小产区,而其中,最知名的是萨尔塔产区(Salta)。 萨尔塔是阿根廷最北边的产区,它宣称自己拥有全球最高海拔的葡萄园。这里极端的气候能够孕育出纯净度很高的葡萄酒,口感纯净且拥有一定的浓郁度。 海拔相对较低一些的产区中也有名气不低于萨尔塔的,比如度假胜地卡法亚特(Cafayete),其以芳香的特伦特思而闻名。并且,现在许多阿根廷的大酒厂和欧洲的酿酒公司十分认同这里的芳香白葡萄酒,纷纷在此投资建厂,因此,阿根廷的特伦特思也逐渐在世界上有了名气。 中部 拉里奥哈产区(LaRioja)、圣胡安产区(SanJuan)和门多萨产区(Mendoza)是中部众多细分小产区中最出名的三个产区。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阿根廷中部地区的葡萄酒就是来自于这三个产区。 1、拉里奥哈(LaRioja) 拉里奥哈是以特伦特思而著称,其最主要的葡萄种植区域在法玛蒂娜谷(FamatinaValley)。而为了和西班牙的里奥哈产区区分,这里出口的葡萄酒通常标为“Famatina”。 2、圣胡安产区(SanJuan) 圣胡安是阿根廷第二个重要的产区,也是唯一一个可以和葡萄酒重省门多萨PK的产区。因为阿根廷有四分之一的葡萄酒产自圣胡安。 圣胡安出产的大部分葡萄酒是用亚历山大麝香酿制,这是阿根廷最主要的麝香葡萄品种。而随着消费者爱好的转变,西拉在当地也渐渐开始流行。这样的转变对当地的麝香葡萄品种起到了一定的冲击。 此外,廷叔觉得这里的西拉有点像澳洲西拉的口感,饱满且浓郁,入口顺滑且不失风格。所以,在如今澳洲尴尬的局势下,如果你想要喝西拉葡萄酒可以选择圣胡安的西拉。 3、门多萨产区(Mendoza) 门多萨产区是目前阿根廷最大的葡萄酒出产地,拥有许多风格迥异的子产区且出产优质的马尔贝克。阿根廷的大部分酒庄都位于此处,而廷叔的阿根廷品酒史也是从门多萨开始的。 门多萨的西南部是紧邻安第斯山脉的乌科山谷(UcoValley)。在海拔的影响下乌科山谷出产高质量的葡萄酒,带有清新的水果香和优雅的花香,其平衡的酸度让口感更加流畅。廷叔就非常喜欢乌科山谷的马尔贝克,这里有些酒庄会直接在酒标上标明其精确的海拔,对比喝下来会直观的感受,真的十分有趣。 其中部的气候适中,适宜生长葡萄,且以马尔贝克老藤著称。这里的葡萄酒圆润、柔和且带有一丝丝高级香料感,比如著名的路冉得库约产区(LujandeCuyo)就以极佳的马尔贝克老藤而享有盛誉。但因为这里的土壤比较贫瘠,葡萄的产量不算高,很多老酒真的是喝一瓶少一瓶。 东部以产量取胜。这里远离山脉,海拔较低,所以山脉带来的影响十分小。其所生产的葡萄酒大多果味充沛,可是,我们却很少见到,因为这里所产葡萄酒价格超低和没有相对的世界市场。这样的现象使得这里的葡萄酒在本地就直接被消耗掉了。 南部的圣拉斐尔产区(SanRafael)海拔较低,纬度靠南,气候倒也凉爽。白诗南在这里长的风生水起。 巴塔哥尼亚产区(Patagonia) 这里曾经出产过许多梨,因此,这里的土壤比较适合种植葡萄。而相对比门多萨的葡萄酒,这里的葡萄酒没有那么厚重的果味或者层次,但更香醇和干涩。南极的气流使得这里的气温偏低,因此,出产的葡萄酒大多个性鲜明。这里的某些地区常常会给我们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廷叔就在这个产区遇到过一款酒精度平平无奇却把酸度做到极致的红葡萄酒,所以阿根廷真的是让你猜不到它的心思. 如今,阿根廷的葡萄酒行业也逐渐发展起来了。可能,在过去几年其销量不理想。但是,近两年的疫情影响了某些国家的葡萄酒行业,却极大促进了阿根廷酒类销量的增长。再加上其他的政治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疫情对于阿根廷葡萄酒业的影响,促进了阿根廷的出口增长。 最后啰嗦一句:廷叔最近发现不少阿根廷的好酒,之后会慢慢推荐给大家。 *提示: 文章图片来源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又get到 一个知识点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huana.com/shael/9552.html
- 上一篇文章: 马尼拉大都会阳性率太高,仍然处于高风险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