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爱好者群已建,公号后台回1加小编邀您加入!

美国各州(尤其在西部)之间的边界大量使用直线,使得很多州的形状呈比较规则的方块形。不少人说,这是因为那些边界都是在地图上随便画的。

如果这里的“随便”指的是“考虑的因素比较简单或单一”,那这句话没毛病。如果这里的“随便”指的是“完全没有考虑任何东西,闭着眼睛乱画的”,那这其实和事实不符。

这些直线大多数并不是随随便便在地图上画的。

它们有的直线考虑了自然因素(例如俄勒冈和加州之间的那条直线,考虑了河流的流向);有的考虑了地图投影(例如缅因和新罕布夏

之间的边界);有的和绕开印第安部落有关(例如俄克拉荷马的东界);有的为的是让各州之间面积尽量相近(例如密西西比\阿拉巴马的边界,以及西部各州东西7度南北4度的基础格局);而还有大量的直线是南北战争前,蓄奴州和自由州之间的对峙和妥协(例如北纬36度30分和北纬40度)。

当然,还有的边线看似是直线,实则是曲线或折线(例如田纳西北界、密苏里北界的苏里万线、马萨诸塞和康涅狄格的边界等)。各种因素的结合造成了美国各州(特别是西部各州)看起来形状比较规则的结果。

----下面是美国本土48州每段边界的介绍,多图耗流量慎入,欢迎指正错误----

顺序(括号表示这几个州一起介绍):密歇根、宾州、科罗拉多、怀俄明、田纳西、北卡、南卡、佐治亚、(阿拉巴马、密西西比)、佛罗里达、密苏里、(堪萨斯、内布拉斯加、南达科他、北达科他

)、明尼苏达、爱荷华、威斯康辛、[美国西南西北国境线]、(加州、内华达、亚利桑那、新墨西哥、犹他)、德州、(阿肯色、路易斯安那)、俄克拉荷马、(蒙大拿、爱达荷、华盛顿、俄勒冈)、(特拉华、新泽西、纽约、佛蒙特)、(麻省、康涅狄格、罗德岛、缅因、新罕布夏)、(弗吉尼亚、西弗吉尼亚)、马里兰、(俄亥俄、印第安纳、伊利诺伊)、肯塔基。

附加阿拉斯加和华府。

欢迎围观:地球的那些事儿-知乎专栏

--------

一些声明:

一些地名的同义词:北布拉沃河=格兰德河。密歇根=密执安

。爱荷华=衣阿华/艾奥瓦。弗吉尼亚=维珍尼亚

。内布拉斯加=奈布拉斯卡。

有时候为了方便叙述,对于有前后衔接关系的“xxx殖民地”、“xxx领地”和“xxx州”可能有混用。

多次提到的法印战争在欧洲叫做英法七年战争

,在美洲是英国+部分印第安人vs法国+其它印第安人。

为什么美国州版图是规则的方块形?(上)

接昨天上文,接下来大规模说西南西北各州(一起说)。不是我偷懒,是因为它们的疆界之间确实有很紧密的联系。首先我们看美国西南的外围国境线是怎么来的:

A:年的美国。

B:年路易斯安那购买案,从拿破仑法国的殖民地买来的地区。

C:年佛州并入美国,但美国转让一部分西部地区给西班牙。两年后墨西哥从西班牙独立。

D:年德克萨斯脱离墨西哥,成立孤星共和国,其南界为北布拉沃河(格兰德河)。9年后主动并入美国。

E:年美英俄勒冈条约后归入美国的原未定领土,成立俄勒冈领地。其北界为北纬49度,南界为北纬42度。为什么南界为北纬42度?这是以前英国人和西班牙、俄国签的协约。因为这条线以北大部分河流都流入哥伦比亚河,这条线以南大部分河都流入旧金山海湾或直接入海。这样的话双方就不用为航行权产生不必要的纠葛。这条线后来成为加州、内华达和犹他的北界,以及俄勒冈、爱达荷的南界。

F:年美墨战争后墨西哥割让的土地。其南界分三段:西段为北纬32度18分,拉斯克鲁瑟斯以南,是当时的停战线。中段以吉拉河为界。东段为现加州南界,原计划是以吉拉河与科罗拉多河交汇处为准,做东西向直线直到太平洋。然而这样做的话,重要港口圣迭戈就会留给墨西哥。美国作为战胜者,自然不希望这样,因此他们从河流交汇处起,让这条线往南偏了5度角,把圣迭戈收入囊中。

G:年盖兹登购地法案获得的土地。美国购买此处土地的原因是想控制当地山中的一些重要关口。其南界分两段:西经度以东以北纬31度20分为界。西经度以西做斜线,连接吉拉河与科罗拉多河交汇处以南20英里处。之所以不和加州南界东端交汇,是为了给边境小城尤马留下缓冲带。勘界时发生了一起乌龙事件:由于签订协议时,德克萨斯实际占领着图中箭头所指区域,因此美国认为这块区域并不算数,就没派人继续占领。可是德克萨斯却在后来退出了那里,导致那里最终留在了墨西哥。

这样,我们就可以详细看看美国内部那几条线是怎么来的了。其实这都不用再写字,直接看图更清楚。先看西南:

加州:南界北界看上文。东界为两条直线,规则是使加州平均宽英里。划界的人比较有创意,这个州太远了也没人考虑大小问题,因此“平均英里”这个划法正好可以把内华达雪山上的金矿划到加州境内。

亚利桑那/新墨西哥:它们以前是一家,叫新墨西哥自治领。最初自治领和德克萨斯以格兰德河为界。年,自治领从德克萨斯购买了西经度(圣塔菲以东3度)以西、厄尔帕索所在纬线以北的土地(德克萨斯不卖厄尔帕索)。为什么要买这片地?第一,德克萨斯太大了,第二,现有的自治领面积如果建一个州太大,建两个州太小。年两州分家,最初他们以北纬34度为界分为南北两州,南为亚利桑那,北为新墨西哥。但是为了战略考虑,最终他们选择垂直划分两州。而它们的边界正是前文讲过的科罗拉多州西界的延长线。这条线正好将原自治领分为面积相近的两块。两州的北界就是科罗拉多的南界及延长线(北纬37度)。亚利桑那的西界是西经度或科罗拉多河更靠西边的那一个。

内华达:北界和西界都说了,其东界变过三次:最初是西经度,年改为度,年改为现在的度。向东推进边界的主要原因是国会想给内华达这个干旱的州更多的水源。从度推到度之后,内华达拥有了科罗拉多河的几条完整支流,缓解了他们极度缺水的形式。同样的原因,年,国会又要求亚利桑那把科罗拉多河以西、加州边界以东的三角地带给了内华达,使得内华达也拥有了一部分科罗拉多河。

犹他:其实已经说完了,参见地图、科罗拉多、怀俄明、内华达、亚利桑那,以及领土扩张那一节。

接下来看德克萨斯:

德州西界请参考新墨西哥,南界参考美国疆域扩张。这里我们从南到北说德州东界和北界。

第一段是萨班河,这是在美国介入以前,法国和西班牙人之间划好的界线。

当边界沿萨班河逆流而上,跨越北纬32度以后,离开河道垂直北上到达红河。之后随着红河西上直到遇上西经度界线。以红河为界而不是以一条更北的纬线为界,是时任美国国务卿的昆西亚当(后为总统)争取来的。他认为红河更应该作为美西之间的分界线,理由有二:一是红河比萨班河更长,且总体来说是东西向,在当地更适合作边界。二是比较自私的想法:美国可以和西班牙共享红河的航运权。但是这条红河边界也惹来过麻烦,后来德州和俄克拉荷马为了河上的大桥发生过战争,史称红河大桥之战,这是后话。

在西经度线,边界沿经线而上。年的谈判中,这条边界一直延伸到阿肯色河,并沿着阿肯色河到达源头。现在的德州只保留了南部的一段,到北纬36度30分为止。在北纬36度30分,德州边界随纬线折向西方,直到和西界交汇。为什么这段南北边界停在了36度30分?前面已经说过多次,这条线以北不允许有奴隶制。最初作为蓄奴州加入美国的德州不得不放弃了线北的地区。这也为俄克拉荷马的那一条”菜刀刀柄“的形成埋下了伏笔。

其实写到这里,路易斯安那和阿肯色州的边界也几乎讲完了(上面德州地图中的LA和AR)。关于这两个州,唯一剩下的是它们之间的边界。这条边界是北纬33度,是由买下这片土地的托马斯·杰斐逊亲自定下的。其余各条边参见周围各州。

”菜刀“俄克拉荷马:

南界参考上文德州。

东界牵扯到美国的黑历史:最初,俄克拉荷马地区(还不是州)和阿肯色的边界是和密苏里的西界齐平的(奥萨奇线,见上文)。年,美国和密西西比河沿岸的印第安人(主要是乔克托部)签署了不平等的DoakStand条约,并以武力威胁,把他们撵进了美西边界的不毛之地,即俄克拉荷马的地区。乔克托人虽然被迫迁徙,但他们仍然想尽量停留在离家近一点的地方,因此他们聚集在奥萨奇线附近建立了新的家园,其中有一部分乔克托人落在了奥萨奇线以东。后来俄克拉荷马建州,重新勘界的时候,为了省去再次和印第安人发生冲突的麻烦,俄克拉荷马和阿肯色决定不再采用奥萨奇线。新的划法是:从密苏里州西南角做斜线连接阿肯色境内的要塞史密斯堡城外以西步的点,在转折直线南下。这样就把所有乔克托人的聚集区划在了俄克拉荷马境内。

最后是北边的刀柄的来历。前面说了,德州因为是蓄奴州,放弃了北纬36度30分以北的土地。西边新墨西哥只购买了圣塔菲以东3个经度,也就是西经度以西的土地。北边堪萨斯州遵循3度法则,南界划在北纬37度。因此中间这个三不管地区只能就近加入俄克拉荷马,成了菜刀的刀柄和刀背。

西北各州:看图,几乎没什么好说的,记住原则:东西7度,南北4度。

蒙大拿和爱达荷:前面说过,科罗拉多设下了东西7度南北4度的模板,后来,后又从爱达荷领地里直接复制了一个怀俄明州。怀俄明州北界北纬45度,距离加拿大边界正好4度,因此那里计划设立蒙大拿州;怀俄明州西界西经度,距离太平洋大约14度,因此其西边正好可以平行设立两个州,而紧邻其西侧计划设立爱达荷州。怀俄明州的西北角外其实也够再设立一个面积相当的州。但是在人烟稀少的落基山高原,设立三个州似乎有些多余,因此国会决定只设立2州——爱达荷和蒙大拿。在怀俄明西北方向,正好有一条分水岭,其东所有河流归入密西西比河流域,其西所有河流流到太平洋,因此两州决定以分水岭为界。可是分水岭以西的部分居民希望加入蒙大拿州,因为毕竟蒙大拿州还拥有部分平原,不像爱达荷全是山地,发展很困难。因此他们派出了一位名叫艾杰顿的律师前去谈判。艾杰顿仅仅花了美元就贿赂了双方,让双方同意把边界的北段改为比特鲁特山。

爱达荷西界见下文俄勒冈和华盛顿两块。

俄勒冈和华盛顿:俄勒冈先与华盛顿建州,其南界为北纬42度(详见美国疆域扩张一段)。它也参考了科罗拉多,南北设为4度,因此北界为北纬46度。后来和华盛顿的谈判中,双方为了共享航运权,因此把西段边界改为了科罗拉多河。华盛顿自然获得了科罗拉多河及北纬46度以北剩下的土地。

它们的东界原定为西经度,这样,华盛顿、俄勒冈和爱达荷三个州都大致符合东西7度的格局。后来,爱达荷和俄勒冈同样是为了共享河流,把边界的很大一部分改为了大致沿西经度南北流淌的蛇河。只是在蛇河上游,河道大幅度偏离西经度以后,边界才改回西经度。

特拉华、纽约、新泽西和佛蒙特:

最初,荷兰人在北美主张特拉华河与康涅狄格河之间的所有领土,和英国人的殖民地有很大的重合。纽约、新泽西、特拉华河佛蒙特就是在新尼德兰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特拉华:北界的弧线是威廉·宾和荷兰人在年谈判的结果。最终,荷兰人利用宾夕法尼亚和马里兰两个英属殖民地之间的矛盾(见上文宾州),成功渔翁得利地以这段弧线击碎了宾夕法尼亚的出海口梦。这条弧线具体画法:圆形是当时荷兰人在特拉华河河口的据点纽卡斯尔(今特拉华最大城市威尔明顿以南),半径为12英里。而特拉华的西界则是与这条弧线相切的正南北向直线(西经75度47分)。后来,马里兰和宾夕法尼亚之间的梅森·迪克森线(北纬39度30分)划好之后,该线与弧线的交点所在纬度比弧线和特拉华西界的切点偏北25英里,因此形成了一个“无人区”(NoMansLand)。年,这个区域被特拉华毫不客气地笑纳了。特拉华的南界在条约里写的是恒洛彭角所在的纬度,可是在和马里兰勘界时,马里兰代表巴尔的摩勋爵的地图上,把恒洛彭角印在了芬威克岛上(北纬38度27分),因此特拉华得到了额外的土地。

新泽西:

西界:年到年,英国人驱逐了北美的荷兰人,占领了大部分新尼德兰。英国国王把新尼德兰交给了约克公爵。约克公爵又转而在他新领地的南方割让出两块儿,分别分封给伯克利勋爵和卡特莱特爵士(即图中的东泽西和西泽西)。约克公爵交代这两位说他们的西界就是特拉华河。这个边界后来一直没有变化,成了现在新泽西和宾州的界线。伯克利勋爵和卡特莱特爵士去世后,宾夕法尼亚的建立者威廉·宾曾经试图说服他们的遗孀,把土地并入宾夕法尼亚。约克公爵一看形势不对,就收回了这两片封地,合并为新泽西,归公爵自己的领地纽约管辖。

北界:约克公爵在年规定的新泽西的北界线为一条直线:西北端为特拉华河所到的最北点,东南端为哈德逊河与北纬41度的交点。年,新泽西从纽约独立为新的殖民地。英国决定沿用以前的界线划分纽约和新泽西。可是在年,已发现的特拉华河到达的最北处为北纬41度40分,而到了年,经过一百年的探险考察,已知的特拉华河最北边的河湾甚至已经远远超过了北纬42度。由此人们发现,约克公爵的划界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于是大家决定另选一点来做新泽西北界的西端。后来,双方发现特拉华河在北纬41度40分以南,有一个接近90度角的大拐弯,于是双方决定以这个河湾为新界线的西端起点。而东端起点仍旧是哈德逊河和北纬41度的交点。

佛蒙特:

佛蒙特最初也是随着荷兰人的撤离被划给了约克公爵的领地纽约,可是马萨诸塞和新罕布夏两个殖民地也都主张对佛蒙特地区拥有管理权。三方争论不下,最后英国国王的仲裁是,佛蒙特归纽约。然而新罕布夏率先对此地进行了开发。因此,佛蒙特的南界就和新罕布夏的南界齐平了(具体画法见后文新罕布夏)。

佛蒙特和纽约之间的界线分两段:北段为尚普兰湖及其南部的一条支流Poultney河,而在Poultney和的一个向南的急转处,做支线连接马萨诸塞的西北角,形成其南段。

年,英国人在法印战争中击败法国。在战后谈判中,英法之间在圣劳伦斯河与康涅狄格河之间地区的界线定为北纬45度,而在其以西沿圣劳伦斯河及五大湖为界。因此佛蒙特和魁北克之间的界线是北纬45度。后来佛蒙特独立成了绿山共和国,年,佛蒙特正式建州,加入美国,而它和新罕布夏之间的界线是传统的边界康涅狄格河。

纽约:纽约的边界看似复杂,实际上很简单。

纽约和马萨诸塞及康涅狄格的东界的划法和前文提到的加州划界有异曲同工之妙:用几条直线划界,但原则是在哈德逊河以西形成平均20英里的缓冲带。纽约和佛蒙特的边界见上文。纽约的北界也参考佛蒙特的北界。年,纽约抢在康涅狄格、宾夕法尼亚和马萨诸塞之前进入了萨斯奎哈娜河流域开发,并击败了当地的易诺魁人。它和宾夕法尼亚之间签署的界线为北纬42度(伊利地区除外),详见上文宾夕法尼亚。

新英格兰其余五个州:

新英格兰各州的边界在美国算是比较有历史底蕴的。

马萨诸塞、康涅狄格和罗德岛之间的边界。马萨诸塞州最初是由马萨诸塞湾殖民地和普利茅斯殖民地合并来的;康涅狄格是由纽黑文等殖民地发展而来的;罗德岛则是在罗格·威廉姆斯的率领下从马萨诸塞殖民地分出来的。马萨诸塞和康涅狄格之间的边界线的雏形在很早以前就形成了,但是直到独立战争以后才最终确立下来。这条边线大致是一条直线:距离Neponset河所到达的最南点3英里。这样做的目的在前面讲的州也有提到,就是让整个Neponset河归入马萨诸塞,避免河流引发纠纷。当然,这条直线上有两处小转折(图中A处),即直线穿越Cogamond湖和康涅狄格河的地方。这里的转折并非因为测绘失误。在康涅狄格河的偏移是为了经济考虑:双方为了更好地共享河上的一个渡口。可是这次偏移后,马萨诸塞损失了一些土地,因此双方在Cogamond湖再次让边界偏移,在线的南侧划一些土地给马萨诸塞予以补偿。

罗德岛的北界最初也采用了和康涅狄格北界一样的划法:距离Neponset河所到达的最南点3英里处划东西向直线。可是,事实是仅有罗德岛的东北角在这条线上(边界线向西南偏了一个很小的角度)。这个结果也不是因为测绘失误,而是为了避开一些马萨诸塞境内已经做好了建城规划的土地。

罗德岛和康涅狄格之间的边界在划界时出了些问题。当时有两条河流成为了候选边界,然而这两条河的名字都是当地的印第安人起的,且名字又长又拗口,因此签合约的时候双方都弄糊涂了。最终的解决方案是,除了最南端采用其中一条较西边的河做边界以外,其余就在两条河之间找了一条南北向直线做边界。罗德岛的东界和马萨诸塞进行过大量且多次的土地交换,才形成今天的样子,这里就不多费篇幅了。马萨诸塞的北界(新罕布夏和佛蒙特的南界):B处的画法为:在梅里马克河的河口以北3英里处开始,沿着河的走势做永远平行于河道的曲线,沿河而上,直到梅里马克河的河道转而向北。这时,就在曲线所到的最南处作东西向直线,直到和纽约边线交会。

缅因和新罕布夏:缅因、新罕布夏和加拿大之间的边界其实一直存在争议,只因为美国和加拿大关系太铁,所以一直没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huana.com/shael/9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