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外国语大学王星懿制作)

“真读书”读书会第七十期《爱丽儿》

精读书目:[乌]何塞恩里克罗多:《爱丽儿》(关联文本),于施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年版

主持人:谭道明副研究员(中国社科院拉美所)

领读人:思特格奇教师(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

时间:9月11日(周六)下午3点-5点

腾讯会议号:

参加学习讨论者请事先精读文本!

主持人:今天是我们读书会的第70期。古人云:人到七十古来稀。一个读书会能连续搞70期的也不多吧?我知道有比我们办得长远的,比如同道学园政治哲学和纯哲学的读书会已经办了整整十年了,我个人也受惠良多,但这样的读书会不多。实话说,“真读书”读书会从1到70,个中甘苦只有我一个人都品尝过了。回首来时路,挺不容易的!幸运的是,读书会得到了所里领导、老师、同事,所外的同行、书友和同学们的鼎力支持,我们的“已精读书目”越来越长。特别是那么多的领读老师,精心准备每一期的精读内容,没有报酬,只能用激情和热情来解释了!还特别感谢我们请来的海报专家,来自西安外国语大学的李海莹和王星懿两位同学。她俩也是凭着热情来制作每一期精美的海报。总之,感谢各位!

下面就有请来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的思特格奇老师来给我们领读《爱丽儿》文本的第三个部分。这个部分不是正文的内容,而是与《爱丽儿》文本相关的材料,让我们对文本的理解有了纵深。下面有请思特。

领读人:诸位书友好!我是《爱丽儿》这本书的第三位领读者。领读的内容是《爱丽儿》正文之外的一些周边性的材料。具体来说,是从页的《暴风雨》节选一直到《罗多的美洲:旗帜和沉默》这篇文章。

这些文章中,《暴风雨》和《卡列班的胜利》实际上是写在罗多的《爱丽儿》之前的,他们塑造、丰富了爱丽儿和卡列班的形象。这些作者赋予爱丽儿和卡列班的内涵,或多或少影响到了罗多。

在之后的一些文章,像《爱丽儿》不同版本的一些序言、古巴学者雷塔马尔的《卡列班》,还有最后一篇英国学者的《罗多的美洲:旗帜和沉默》,实际上是《爱丽儿》出版之后,一些学者对于罗多作品的推荐、解读和评价。当然,这些文章也包括了对莎士比亚所创造的爱丽儿和卡列班两个形象的一些新发展和解读。这几篇文章实际上就是《爱丽儿》身后的一些内容。可以说,于施洋老师他所选的一些文章也大概涵盖了《爱丽儿》生前身后的不同内容。

那么,还有一些文章像罗多书信和乌纳穆诺所写的序言,他们的篇幅比较短小,一定程度上又可以看成是文坛上的礼貌唱和。我这次的领读对这些文章就不再过多涉及了。

本次领读的这些文章,如果说他们有着共同的线索,那就是卡列班和爱丽儿这两个形象。当然除了这一共同线索之外,这些文章彼此间的关系还是比较松散的。所以,我打算按照自己的逻辑,抓住上述线索,重新编排顺序做一下讲授。书中的内容,会按新的顺序,穿插在本次领读中。

第一部分首先还是讲一下不同学者、作者对于爱丽儿和卡列班的塑造和解释。然后第二部分,我斗胆班门弄斧,对整个拉美的民族、文化情况,还有拉美和美国的关系做相对简单的一个介绍。读书会很多书友是拉美研究的专家,敬请稍后指正。我这样班门弄斧,是希望帮助一些没有相关知识背景的朋友去更好的认识为什么会在这个时代、这样一个大陆诞生《爱丽尔》这样一部作品。了解拉美的基本情况,也能够理解为什么有些人提出罗多所阐释的拉丁美洲其实忽略了真正拉丁美洲的一些重要成分。

最后,第三部分,我再想结合前两部分,重新探讨一下爱丽儿和卡利班“到底是谁”这么一个问题。就是说,他们是否和拉丁美洲或美国能够对应起来?这一部分可能也会加入一些我个人的理解。

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一部分。如果要真正理解爱丽儿和卡列班及其争议,首先还是得回到莎士比亚的作品里面。

我们知道罗多的作品更多得赞扬了爱丽儿,用他的原话来说,他认为爱丽儿是“生命中的理想秩序,思想中的高超灵感,道德里的无私忘我,艺术上的高雅品位,行动上的英雄主义”,等等。罗多认为爱丽儿应该成为拉丁美洲所追求的这样一个目标,而相比之下美国则显得有点太过物质了,甚至有点粗鄙,有点像卡列班。但是莎士比亚的原著其实和罗多的理解还是有很多出入的。

莎士比亚的作品《暴风雨》首先创造了爱丽儿和卡利班这两个形象,但在这部作品中,其实爱丽儿和卡利班都不是真正的主角。真正的主角其实是来自米兰的一位公爵普罗斯帕罗,当然,普罗斯帕罗也在《爱丽儿》这本书里面出现过。普罗斯帕罗虽然是米兰的统治者,但是他在统治期间他对于学问,尤其对于魔法特别着迷,把大量的时间用来研究魔法,而把国家大事交给了他的弟弟安东尼奥。安东尼奥相比他哥哥,政治欲望和政治权术也更要更强一些。他利用这个机会,联合那不勒斯国王一起篡夺了米兰的君主位置。这种情况下,普罗斯帕罗就只能带着他当时还是婴儿的女儿米兰达,一起流亡到了地中海的一个小岛上。

在他们来到这个岛上的时候,这个岛上已经有了人了,或者更准确的说已经有了智慧生命。他们在这个岛上发现了一个被囚禁的精灵叫做爱丽儿。他们解放了精灵爱丽儿,爱丽尔之后就开始为普罗斯帕罗服务,成为普罗斯帕罗的仆人。

在这个岛上,他们还碰到了另一个更像人的生物,叫作卡列班。卡列班实际是一个混血怪物,她的母亲是一名女巫,但她的父亲是一个魔鬼。卡列班实际上是这个岛上的土著,在见到普罗斯帕罗之后,他也成了普罗斯帕罗的仆人,但是他并不是那么忠实,他很想杀死普罗斯帕罗。

爱丽儿、卡列班的形象分别是怎样的?首先,卡列班在《暴风雨》中的形象真的非常不好,可以说是又蠢又坏又丑。根据剧中人物的一些描述,我们可以看到像米兰达,普罗斯帕罗的女儿,就直接说卡列班是一个“恶人”,她不太愿意见到卡列班。当然,这也有一个原因,就是卡列班在剧里面的一个设定是他曾经想要侵犯普罗斯帕罗的女儿米兰达,他和普罗斯帕罗父女的关系由此变得很差。这种情况下,普罗斯帕罗在卡列班为他干活的同时,对卡列班态度也非常不好,经常会去惩罚卡列班。

那么剧中其他的人物就是在碰到卡列班之后,对他的形象的描述是什么?说卡列班一半像鱼,一半像妖怪。普罗斯帕罗则说卡利班是一个浑身斑质的妖妇贱种,而且认为卡列班的内心实际上比他的形象还要丑陋。

相比之下,爱丽儿则可以说是一个美和善的代表。我们之前提到爱丽儿在刚见到普罗斯帕罗的时候,处在一种被囚禁的状态。根据普罗斯帕罗的叙述,这是因为爱丽儿是一个非常善良的精灵的,而他之前的主人是一个邪恶的女巫,也就是卡列班的母亲。卡列班邪恶的母亲西考拉克斯,想让爱丽儿去做一些坏事,但爱丽儿他不愿意去接受这种命令,所以就被囚禁了,那么这也使得普罗斯帕罗可以通过解放爱丽儿成为他新的主人。

当然,在这部戏里面,普罗斯帕罗和爱丽儿的关系其实也很微妙,那么用我们现在的话,其中可能会看到一些职场PUA或者说职场精神控制这样的元素。普罗斯帕罗会给会给爱丽儿布置很多任务。在戏剧的最后,普罗斯帕罗完成了对弟弟安东尼奥和那不勒斯国王的复仇,夺回君位,同时还撮合了女儿和那不勒斯王子的婚姻。而完成这些工作,都借助了爱丽儿的法力。那么在爱丽儿很好的完成任务的同时的时候,普罗斯帕罗不惜赞美之词,会说“我能干的精灵”,“你真是我的好精灵”等等。但与此同时,爱丽尔自己也并不满足于每天服务普罗斯帕罗。爱丽儿对自由非常渴望,有时候他会提醒普罗斯帕罗让自己自由的诺言。这个时候普罗斯帕罗就会强调自己对爱丽儿有解救之恩,批评爱丽儿忘恩负义。有的时候他甚至会去呵斥爱丽儿,说:“你说谎,你的坏蛋。”他们的关系其实并不是一种平等的关系,而且普罗斯帕罗甚至会辱骂、威胁爱丽儿。这种关系可能在莎士比亚的年代是一种很正常的主仆关系,但是在现在看来是不太好接受的。之后的学者也会去发掘这一点。我也在搜索引擎上找到一些戏剧中、以及不同画风画师笔下卡列班和爱丽儿的形象,也的确能够看到卡列班的形象是比较丑陋的。

领读时ppt上的图片

总之,在所有的人看来,可能都是爱丽儿是相对更美一些,而卡列班的形象则是比较野蛮或者丑恶的。

无疑,回看莎士比亚对这两个形象的描述,我们会发觉这两个形象和罗多的理解是有很大不同的。在罗多看来,爱丽儿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形象,但是在莎士比亚的剧中,爱丽儿他只不过是魔法师的一个仆人。而且爱丽儿在原著中可能表现出了一些孩子的特点,因为有的时候普罗斯帕罗会命令爱丽儿去折磨卡列班,或者说去捉卡列班。这种情况下,爱丽儿可能会表现的有点顽皮;他对自由的渴望,似乎也更像是孩子的天性;普罗斯帕罗对待爱丽儿的态度,也是成年人对待孩子或宠物的态度。那么卡列班的形象和在罗多的著作中的形象也不太一样。罗多的著作中多多少少、隐隐约约还是把卡列班和美国联系了起来。但在他当时的情况下,无疑美国是要比拉丁美洲强大很多的。如果把美国等价于卡列班的话,卡列班无疑是一个很强大的对手、敌人。但是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卡列班其实更多是一个小丑,甚至有很强的喜剧色彩。像在戏剧里面,卡列班后来碰到了一个喝酒的厨师,然后厨师给了卡利班一些酒。卡利班长期生活在一个小荒岛上,没有喝过酒,他喝完之后感觉像是琼脂玉露,以为厨师也是神仙。然后他就想要把厨师作为自己新的主人,还鼓动厨师一起去杀掉普罗斯帕罗,成为小岛新的主人。但是因为卡利班和这些厨师都不像爱丽儿和普罗斯帕罗那样有强大的法力,所以说他们的阴谋很轻易地就被破解了。卡列班最后也抱怨自己愚蠢,竟然把一个厨师当成神仙。总的来看,虽然说莎士比亚对卡列班的设定是一个怪物,但是他的能力其实并不强大,反而显得有点滑稽可笑。那么这实际上和罗多的解读都是不太一样的。那么从莎士比亚到罗多,实际上也是经历了一系列形象的嬗变,所以才会产生这样一个过渡。

于施洋老师在导论中其实也提到,罗多所描绘的案例和卡列班与其说来自莎士比亚,倒不如说来自于更晚的一些学者。比如像欧内斯特勒南的解读。

勒南本身是一位研究近东文化,研究闪米特-犹太语言文化的这么一个学者。同时他也是一个研究民族和民族主义的学者。勒南认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品质,而且这些不同的民族会有着不同的品质特点。他的观点其实我们多少都能从罗多的作品中读到。能感受到罗多对他的认可、他对罗多的影响。

勒南也是一个非常反民主的学者。他自己经历过巴黎公社运动,对巴黎公社深恶痛绝。他在年的时候发表了一篇文章,叫做《卡列班:暴风雨之后》(Caliban:SuitedeLaTemfete),在这篇文章中他写到卡列班跟着普罗斯帕罗一起回到了欧洲,回到欧洲之后,卡列班成了一个煽动家,煽动着民众反抗君主统治,最后卡列班攫取了权力,打败了普罗斯帕罗。

作为一个保守主义者,勒南的作品实际上是描述了他内心中最恐惧的一种景象,当他把卡利班和民众联系起来的同时,实际上他认为民众是比较粗俗、丑陋的。但是这部作品它的一个特点就是让卡列班取得了胜利,使得之前在莎士比亚作品中只是一个小丑的卡列班,变得更加强大了。

这种对卡列班的新的演绎,实际上也影响了后来的一些学者。从此以后,卡列班也更多和强者联系起来。但在拉美,这种具体的对应出现在卡列班和特定民族、国家、文化之间。法国-阿根廷学者格鲁萨克(Groussac)把卡列班与美国相对应,表达了拉丁美洲对美国的反感。书中收录了一篇鲁文达里奥的《卡列班的胜利》也是如此。

在这篇文章里面看,鲁文达里奥这位来自中美洲的诗人,他也把美国和卡里班等价起来。他像之前的勒南一样,认为卡列班可以是非常强大的。在这部作品里,他认为强大的美国是整个拉丁美洲的敌人,同时认为整个拉丁美洲甚至包括更加广泛的拉丁民族,包括法国、西班牙也应该团结起来共同去对抗美国。

这篇文章对于美国的描述实际上是比较刻薄的,有很强的敌意甚至说一恶意。他认为美国是“银牙齿的北美大水牛”、“野蛮人”,还用了“血盆大口”、“铁手臂”、“饕餮胃口”等词。然后在书中也提到了比蒙这么一个怪兽,以“比蒙”比喻美国。我后来查了一下,“比蒙“是圣经里提到的一个怪兽,也翻译为“贝希摩斯”,是和圣经里提到的另一个怪兽利维坦一雄一雌成对的,一个在海里,一个在陆地上。当然我觉得他用比蒙去描述美国可能要比用卡列班描述美国更准确一些,表现出了美国的庞大和强势。

在这之后,其实对卡列班和爱丽儿的理解路径发生了一个变化。

之前,其实包括罗多在内,很多人对于卡列班和爱丽儿的延伸,更多是从民族的角度出发的,尤其像鲁文达里奥,会认为拉丁民族更多体现了爱丽儿的特点,而美国更多体现了卡列班的特点。但是在之后,可能更多的人会再去走勒南的路径,他们把卡列班还有爱丽儿与国内政治联系起来。当然,他们的立场和勒南是完全相反的。勒南虽然提到卡列班夺取权力,但在他看来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事情,但是在左翼学者看来,卡列班则变成一个很正面的形象,比如像书中提到一位叫庞塞的阿根廷学者,在20世纪30年代,他认为普罗斯帕罗更多代表了一种文艺复兴时期的开明君主,卡列班是当时受压迫的大众,爱丽儿则像知识分子。不过古巴学者雷塔马尔虽然赞美庞塞文章的深度,但表示庞塞身为拉美人却还是从欧洲的视角出发解读普罗斯帕罗、爱丽儿、卡列班等形象的关系。

更多具有拉美、加勒比反殖民色彩的文章在20世纪50年代后喷涌而出。据雷塔马尔归纳,一系列学者包括O.Mannoni、GeorgeLamming、AimCsaire、Brathwaite等等在文章中都有此类阐述。其中大部分学者来自加勒比地区。例如,在年的时候,AimCsaire,这位来自法国马提尼克的黑人学者,他也重新写了一部《暴风雨》,其中卡列班和爱丽儿的形象就完全不同。

这位黑人学者本身是一个黑人意识、黑人属性的倡导者,他写的“Unetempte”;daprsLatemptedeShakespeare.Adaptationpourunthtrengre这一作品中,卡列班其实是一个黑奴,而爱丽尔是一个穆拉托人,即一个黑白混血的奴隶。他们的主人普罗斯帕罗就是一位殖民者。在戏的最后,黑奴卡列班成功地反抗了主人,夺回了对岛的控制权。而爱丽儿则是卡列班的兄弟,虽然也渴望自由,却不像卡列班那样有反抗精神。

从中就可以看出这部戏的很强的反殖民的味道,也有很强的左翼色彩。那么这一点其实也被我们书中的雷塔马尔的《卡列班》这篇文章继承了。

雷塔马尔实际上是一位来自古巴的左翼学者,年才以去世。他实际上也是一位政治人物。他曾经做过古巴的国务委员会委员,也曾经担任古巴一个非常有名的杂志《美洲之家》的编辑。当时很多的拉美左翼著名学者都曾在这份杂志刊载文章。雷塔马尔的文章很大程度上也继承了之前这位法国黑人或者马提尼克黑人的世界观,他提出带更多代表拉丁美洲的其实是卡列班,而不是爱丽儿。他写道:““我们的象征不是罗多所想的爱丽儿,而是卡列班……普洛斯帕罗入侵,杀死了我们的祖先,奴役了卡列班,为了让他听懂命令而教了他语言”(见原书第页)

我们知道在莎士比亚的原著中,其实早于普罗斯帕罗,卡列班就居住到了在这个岛上。对于普罗斯帕罗而言,其实卡列班是这个岛上的土著,而普罗斯帕罗是后来者。这种关系就和历史上殖民者和土著居民的关系是非常相近的。那么从这个角度看,的确把拉丁美洲代入卡列班,而不是代入爱丽尔更加合适。

所以在雷塔马尔看来,罗多批评美国是正确的,但是罗多对于拉丁美洲的理解是错误的。

不过,在雷塔马尔文章的最后,他也提出了爱丽儿和卡列班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首先爱丽儿和卡列班并不完全对立,而是像之前那位黑人学者所说的那样,可能他们都是拉美人的一部分,其中卡列班代表了更有反抗性、斗争性的那一部分拉美人,而爱丽儿表现则更像一个与殖民者关系比较暧昧的知识分子。

雷塔马尔也提到“卡利班”这个词既然是源自于莎士比亚的作品,那么对于拉美而言,这其实是一个外来词。莎士比亚的《暴风雨》本身不是为了拉丁美洲而写的。《暴风雨》是莎士比亚平生最后一部作品,其结尾也是皆大欢喜的。米兰达和那不勒斯王子喜结良缘,普罗斯帕罗也原谅了篡位的弟弟和其他仇敌,爱丽儿得到了解放,卡列班虽然想要杀死普罗斯帕罗,最后也没有得到特别严厉的处罚。有人说,这部作品的主题是“和解”。这和后人的解读其实并没什么关系。唯一和西半球有关的,可能还是“卡列班”这个名字,据说可能来源于对加勒比食人族的称呼。

再回到雷塔马尔的文章,他认为虽然“卡列班”这个词是一个外来词,但其实这也不太影响拉美对于这个词的认同,尤其是说如果这个词和加勒比有关系的话,那么加勒比海的古巴人自认为是卡列班的话,也是一个非常自然的事情。

刚才所说的雷塔马尔等人的观点更多来自于拉丁美洲的左翼。也有拉美人更多继承了勒南的路线,对爱丽儿和卡列班关系的重构有右翼色彩。比如像年的时候,有一位玻利维亚的学者FernandoDezdeMedina,他写的另外一部著作的叫做《对于罗多爱丽儿的回复》(UnarplicaalArieldeRod),那么在著作中他新创造了三个人物,给他们起了三个土著名字叫Sariri、Makuri和Thunapa。

这三个人物和普罗斯帕罗、爱丽儿、卡列班也都多少相对应。在剧中,相当于卡列班的Thunapa和相当于爱丽儿的Makuri都是印第安人。Thunapa在性格上非常混乱,崇尚暴力没有节制,作者实际把他和作者本人当时经历的波利维亚革命联系起来。作者也认为当时的民众革命是非常混乱的,而代表他理想的爱丽儿的这个人物则是一个和平的改革者。在这篇文章中,他认为拉美真正的敌人卡列班其实是其实并不是美国,而是拉美自身的一部分,只有改变这一部分元素,拉美才能获得新的发展。

总之,不同派别对于卡列班和爱丽儿有着不同的解读。在看到这么多纷繁复杂的爱丽儿-卡利班图景之后,我们可能会感觉,到底谁是卡列班、谁是爱丽儿,其实是一个罗生门事件。那么可能要真的要解答这个谜题的话,我们还是要再去看一看拉丁美洲的真实的一个状况。

首先,我们之前的领读人,张琨老师、于施洋老师都点到了一点:“拉丁美洲”其实是一个受法国影响比较大的词。19世纪的法国人为了服务对拉美的影响和侵略,为了拉拢拉美,所以他们强调拉丁美洲所用的西班牙语等语言与法语的相似性。他们强调法语和西班牙语、葡萄牙语都属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罗曼语族,都与拉丁语有很强联系。与此同时,其实在美洲又有大量的不同的关于美洲概念,比如为了描述西半球国家的集合,我们会看到“北美洲国家”、“南美洲国家”、“中美洲国家”,“中北美国家”或者像“西属美洲”、“西语美洲”、“伊比利亚美洲”、“盎格鲁-撒克逊美洲”等概念。

这些词本身的存在体现了拉丁美洲的一种复杂性。从大的方面讲,在西半球,美国、加拿大这两个绝对的发达国家和其他国家是有明显不同的。而很多学者也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区分开来。“加勒比”和“拉丁美洲”,其实又是两个并列又稍有相互交叉,但从文化层面看整体上很不一样的概念。大部分加勒比国家,主要都是经历英国殖民统治、有大量黑人人口的小岛国(但也有海地、苏里南、圭亚那、伯利兹等特例,曾受其他国家而非英国殖民,或不是岛国)。

这种情况下,如果要说罗多的美洲到底是哪个美洲的话,可能我们还是得说,罗多所指的美洲更多还是等价于“西班牙语美洲”。不包括加勒比国家,也不包括巴西。

实际上“拉丁美洲”这个概念,包括了说西语、说法语和说葡萄牙语的国家。在罗多的设想中,可能像海地这样一个黑人为主的法语国家,恐怕一直没有进入他的脑海里。他应该不认为海地能够继承他所认为的这种源自古希腊的爱丽儿的精致传统。

同时也有文章专门探讨过巴西和罗多的关系。那么罗多虽然来自乌拉圭,来自这个受巴西巨大影响的巴西邻国,但是罗多他在巴西其实并不出名。在巴西,《爱丽儿》也不是一部非常经典家喻户晓的著作。

虽然罗多他本人有的时候确实会强调巴西也是拉丁美洲大家庭的一部分,但是他的这种强调好像也不是非常的强烈。而且,在那个时代,巴西自身也没有明确的认为自己属于拉丁美洲。编著《剑桥拉丁美洲史》的莱斯利贝瑟尔有专门的文章论述这一点。总的来说,罗多所说的拉丁美洲主要还是指西语美洲。

西半球整体的文化背景是复杂的。那么即使缩小到伊比利亚美洲(西语美洲+巴西),这种文化的复杂性也是非常强的。有墨西哥学者撰文介绍了21世纪初的拉美人口的文化、种族分野情况。文章提出,在当时的伊比利亚美洲,36.1%是克里奥尔人(可翻译为土生白人)、30.3%是梅斯蒂索人(白人和印第安人混血及其后裔)、20.3%是穆拉托人(白人和黑人的混血)、3.2%是黑人(居住在特定社区,有特定黑人宗教文化的黑人,不仅指肤色)、0.2%是Creoles和Garfunas(是来加勒比地区、说英语和法语的特殊人群)、0.7%是亚裔。实际上,在不同拉美国家,具体构成情况还很不一样,文章把伊比利亚美洲国家分成四类,包括印第安欧洲国家(lospasesindoeuropeos)、非洲梅斯蒂索国家(lospasesafromestizos)、非洲克里奥尔国家(lospasesafrocriollos)。其中,印第安欧洲国家又可以分为印第安梅斯蒂索国家(lospasesindomestizos)和梅斯蒂索国家(lospasesindoeuropeos),印第安梅斯蒂索国家中原住民大致接近人口半数,梅斯蒂索国家中绝大多数居民为印欧混血的梅斯蒂索人。在非洲梅斯蒂索国家中,印欧混血梅斯蒂索人和非欧混血穆拉托人数量都很可观。非洲克里奥尔国家以白人和非洲裔(混血黑人及黑人)为主,印第安血统较少。克里奥尔国家则以白人为主。

这些类别包含的国家如下表所示:

印第安欧洲国家

印第安梅斯蒂索国家

危地马拉、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

梅斯蒂索国家

墨西哥、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拉圭

非洲梅斯蒂索国家

巴拿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

非洲克里奥尔国家

古巴、多米尼加、(波多黎各)、巴西

克里奥尔国家

哥斯达黎加、阿根廷、乌拉圭、智利

(参见LizcanoFernndez,Francisco.().ComposicintnicadelasTresreasCulturalesdelContinenteAmericanoalComienzodelSigloXXI.Convergencia,12(38),-.Recuperadoen28deseptiembrede,de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huana.com/shagk/10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