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杀杜鲁门总统未遂事件
中国白癜风医院排名 http://pf.39.net/bdfyy/qsnbdf/180114/5999135.html “小史客” 年11月1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发生了一次针对总统杜鲁门的暗杀未遂事件。刺杀总统的两名枪手名叫奥斯卡·科拉佐和格利斯里·托雷索拉,是美国恐怖组织波多黎各民族解放运动组织民族党的成员。年10月30日,波多黎各民族党的起义开始。那天凌晨4时,民族党的成员包围了佩努埃拉斯岛上的警察总部。中午时分,他们又袭击了圣胡安的州长办公大楼和邮电总局。民族党人发动起义的当天,有关波多黎各局势的各种消息便迅速传到了美国。托雷索拉异常兴奋,许多人也都前来向他寻问有关的情况。晚上9时许,托雷索拉按照事先与科拉佐约定的时间前往威利街大桥与他会面。在与科拉佐交谈之后,托雷索拉开始冷静下来。科拉佐阅读了当天的报纸后,发现在波多黎各的冲突中,民族党人只是单方同得到美国支持的波多黎各政府军作战,美国人丝毫没有卷入这场冲突。然而与美国的殖民统治者进行斗争,把他们从波多黎各赶走,才是这次起义的目的。几十年来,美国对波多黎各这个加勒比海上的小岛一直进行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可是在美国国内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波多黎各在什么地方。因此,科拉佐认为,他们去华盛顿比去圣胡安能起到更大的作用。对此他向托雷索拉解释道:“我们去华盛顿更好。因为美国人不知道波多黎各是个什么样的民族,在地球的什么地方,波多黎各真正的政府是哪一个,他们永远也不关心波多黎各发生的事情。如果我们到华盛顿去进行一些宣传或者示威游行,将会更大地引起美国人民的注意。他们就会知道波多黎各现在没有政府,没有波多黎各人民自己的政府。”两个人反复讨论后,最终托雷索拉同意了科拉佐的建议。他们认为能引起公众最大限度注意的办法是袭击总统,就像圣胡安的民族党人攻击州长的办公大楼一样。当天晚上,他们都与自己的家人告了别。他们没有透露去华盛顿的计划,而是谎称波多黎各的冲突仍在加剧,他们要回国去参加战斗。10月31日下午3时30分,科拉佐和托雷索拉登上了去华盛顿的火车,他们在车上还不忘关心他们祖国的命运,仔细地在《纽约时报》上寻找有关波多黎各的消息。晚上7时30分左右,火车到达华盛顿。两个人安排好食宿后,决定坐出租车先在市里兜几圈。因为他们对于华盛顿一点儿也不熟悉,甚至连总统住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他们在出租车里打听到了杜鲁门总统的住址。第二天,11月1日。科拉佐和托雷索拉吃完早饭后决定再去观察一下布莱尔大厦附近。下车后,两人夹杂在许多游客中间,步行着仔细察看了这座具有佐治亚风格的建筑,特别留心地看了大厦前两侧的警卫岗亭。路边人行道上并不茂密的树荫遮挡不住他们的视线,整个大厦在他们面前一览无余。总统卧室的窗口正朝宾夕法尼亚太街,没有任何保护的东西。科拉佐和托雷索拉在布莱尔大厦前几乎呆了整个上午,然后不慌不忙地回到旅馆吃了午饭。之后,按照计划,托雷索拉横穿过宾夕法尼亚大街来到布莱尔大厦的对面,慢步向西走去。他走过了财政部大楼和与之相邻的白宫,一直走了米左右,已经把布莱尔大厦留在了身后,又横穿宾夕法尼亚大街,回到布莱尔大厦这一边,转身向大厦走来,渐渐地接近了位于大厦西侧的警卫岗亭。此时站在岗亭里值班的是美国财政部安全勤务局白宫警察大队警员莱斯列·柯发尔脱,在托雷索拉要到达布莱尔大厦进口处以前,柯发尔脱的岗亭是他必须要经过的地方。当托雷索拉向西走去时,科拉佐独自留在布莱尔大厦的东侧,他开始向大厦慢慢地靠近。在这一行动中,科拉佐在缓步走向布莱尔大厦时,眼睛一直在盯着他在远处的伙伴。他不得不放慢自己的脚步,因为此时他的伙伴距离得还比较远。他们要同时从东西两侧发起攻击,这就需要他们在时间上配合上要做到天衣无缝。此时,杜鲁门总统刚刚开始他那短暂的午睡,因为晚秋的天气十分闷热,他脱得只剩下一身内衣。仆从们在走廊里不停地穿梭来往,正在干着他们自己分内的工作。在一楼,总统卫队的警官斯图尔特·斯陶特在看守着通向二楼总统卧室的楼梯。下午2时15分左右,科拉佐接近了布莱尔大厦东侧的岗亭。岗亭里值班的是约瑟夫·戴维逊,此时他正在同另一位值班人员弗雷伊德·博林聊天。科拉佐混在从这里路过的几个行人中间,轻而易举地从岗亭旁溜过,来到布莱尔大厦正门的台阶前。守卫在这里的是另一名白宫警察大队的警员唐纳德·伯泽尔,他正半面背朝着科拉佐,因此他没有看到科拉佐掏出腰中的手枪。就在一瞬间,科拉佐的枪声响了,子弹正好击中了伯泽尔的左膝。伯泽尔这时一手按着受伤的膝盖向大街奔去,一手持枪向科拉佐还击。科拉佐以为伯泽尔已被他打垮,便转身跑上了布莱尔大厦的台阶。这时岗亭里的戴维逊和博林开始朝科拉佐开火。紧张的科拉佐很快地打完了枪内的子弹,糟糕的枪法使他再也没有击中任何目标。这时,又一个令人惊讶的景象出现了,科拉佐在四周枪弹的呼啸声中,竟然镇定地在台阶上坐下来,开始往枪里装子弹。然而正是这个行动却拯救了他的生命,楼前的铁栏杆和石制的台阶妨碍了警卫人员的瞄准并为他挡住了子弹,呼啸着的弹丸打在铁栏杆和台阶上弹跳开去。科拉佐被击中了两枪,但他只受到了些擦伤,子弹并没有击中他。科拉佐装好子弹后,又站起来开了火。他又躲过了3枪,最后胸口被击中,摇晃着身子跌倒在台阶上,手中的枪支滚落下来。就在科拉佐发起进攻的同时,托雷索拉也开始了行动。他双手紧握手枪,对西边岗亭里的柯发尔脱扣动了扳机。他连发3枪,枪枪命中。柯发尔脱身负重伤,倒在地下。眼看第一个目标已经倒下,托雷索拉又把枪口转向了另一个目标。白宫警察大队的警员约瑟夫·唐斯此时并未值勤,他只是在凶手走近岗亭时,向布莱尔大厦西边的地下室走去。托雷索拉的枪法十分精准,他向唐斯开了3枪,又是枪枪命中。然后,托雷索拉试图去援救被围攻的科拉佐,他跑向布莱尔大厦前的草坪,向已经中弹的伯泽尔开了一枪。他的子弹再次命中,击中了伯泽尔的右膝。伯泽尔双腿中弹,无力地倒在地上,再也不能参加这场激烈的枪战了。这时,出现了这场可怕的遭遇战中最后的、也是最为激动人心的场面。打完子弹的托雷索拉停下来重新往枪内装弹,他根本没有理会受了致命枪伤躺在岗亭地板上的柯发尔脱。但这位3处伤口流着鲜血的警官,就在临近死亡的时刻,竟然拖着身子爬出岗亭,用尽最后的力气举起手枪,把臂肘靠在岗亭边上稳住身子,瞄准托雷索拉开了枪。子弹击中了托雷索拉的头部,射进了他的脑壳。托雷索拉的脸上掠过一缕迷茫的表情,双眼刹时间呆钝无神,在他跌倒之前,他已经死去了。这场枪战前后共持续了3分钟,就结束了战斗。人们开始向布莱尔大厦围拢过来。这时,在二楼卧室中休息的杜鲁门总统听到外面枪声已停息,便走到窗前向下面观望。这样一来,下面的人都能清楚地看到他。这是一个极其愚蠢的行为。万一在人群中还有一个科拉佐和托雷索拉的伙伴,他就可以有机会向总统射出科拉佐和托雷索拉曾经愿以一死换得的这一枪。“退回去!退回去!快退回去!”在楼外大门前的警员博林看见了总统,挥动着手臂拼命地向总统喊道。杜鲁门总统仿佛明白过来,迅速地离开了窗口。按照原定的预案,美国总统官邸的住地警卫采取“纵深防卫”的原则,里外共分三层保卫圈。外层保卫圈被布置在布莱尔大厦前面的人行道上,包括官邸的进口处。这一层保卫圈因为是公共场所,执勤人员只携带随身武器。中层保卫圈设在大楼里面,包括所有的楼道。这一层保卫圈的人员除了携带随身武器外,还在就近单独一处方便而隐蔽的地方藏放着手提机枪和其他防卫武器。里层保卫圈设在总统的房门口。这部分保卫人员只依靠他们的随身武器,当然他们也有捷径可以通向藏放高威力武器的地方。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科拉佐和托雷索拉两名刺客经过奋力激战,始终未能突破布莱尔大厦三层保卫圈的第一道防线。枪战爆发以后,负责总统官邸安全的警卫勤务系统,严格执行原定的“纵深防卫”原则,各层保卫圈的执勤人员严守岗位,各负其责,忙而不乱。正当刺客陶里索拉重新装满子弹,准备向总统的中层保卫圈冲击之时,身负重伤的柯发尔脱警官爬出岗亭,把臂膀靠在岗亭边上稳住了身子,用尽最后力气举起手枪,扣动扳机射击,子弹击中托雷索拉的头部,使其倒地毙命。另一名凶手科拉佐在刚装满子弹之后,也被警官伯泽耳、戴维逊和特派员博林等人的乱枪击中胸部,尔后摇晃着身子跌倒在地。在这一段时间里,响成一片的枪声使得布莱尔大厦内的总统身边的公务人员乱成一团。但所有保安勤务人员都能镇定自若,坚守自己的岗位。负责总统中层保卫任务的警官斯陶特,守候在通向总统卧室前面的楼梯上。当他听到外面的枪声时,他立刻奔向藏放着手提机枪的秘密处所,拿了一挺机关枪,填满了子弹,站立到楼梯上他事先选定的一处面对着大门的位置。如果刺客进入那座门,扑面而来的将是第二道防线射击的一阵弹雨。外面的枪战异常激烈,受伤的警官躺在过道上血流满地。许多公务人员怒目盯着警官斯陶特,责怪他不跑出去救助他的同伴。但他不顾周围那些人对他施加的那种最难以抗拒的道义上的压力,不忘记自己的特殊使命,始终坚守自己的岗位,直到他的上司美国安全勤务局长赶到现场为止。注:本公号所推送的图文如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所推送的文章并不代表本公号观点,请和谐留言。投稿请至:historymook sina.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huana.com/shagk/7811.html
- 上一篇文章: 警报推送缅甸克伦邦一辆货车发生倾覆
- 下一篇文章: 我和桌游我的游戏,我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