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考研交流群-临沂

18考研复试交流群

接下来,me下姐会在   (节选自《明史·王祎传》)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         报:答复。

  B.多惠政,赐金带宠之            宠:重用。

  C.祈天永命之要                祈:恳求。

  D.法天道,顺人心               法:效仿。

10.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祎有非凡胆识的一组是

  ①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               ②雷霆爽雪,可暂不可常

  ③浙西集平,科敛当减               ④裁烦剔秽,力任笔削

  ⑤亟宜奉版图归职方                ⑥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祎兼有堂堂仪表和雄健才思。他自幼聪明而有才智,成人之后伟岸而有风度,明太祖将他与当时的名儒宋濂相提并论,还认为他在才思方面胜过宋濂。

  B.王祎凭借自己的才干和政绩受到朝廷礼遇。明太祖创建礼贤馆,将他招至馆中,后又升迁为侍礼郎;有时太祖虽不能完全听从他的建议,但也会褒奖他。

  C.王祎具备很高的史学家素养和教育才能。编撰《元史》时,他与宋濂同为总裁,书成后任国史院编修官;奉命讲授国史,能充分说明道理,善于开导学生。

  D.王祎出使云南时采用了恩威并施的策略。他先是晓谕梁王,朝廷怜惜云南百姓,不想动用武力;继之又警告梁王,若倚仗险远、抗拒朝廷,将后悔无及。

12.把第1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

  (1)会元遗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汝爝火馀烬,敢与日月争明邪!(6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作文题

四、小作文(共20分)

13.请根据下面提供的关键词,描写一段人物肖像。

关键词:朴实、外向、褴褛、干净

五、大作文(共70分)

14.阅读下面二则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⑴某假日酒店推出“客人脚踏自行车发电换取晚餐”的活动。酒店将两辆健身脚踏车连接到发电机上,住店客人们可以在骑车锻炼时顺便发电,产生足够电量的客人便能获得一次免费晚餐。活动深受顾客欢迎,酒店业务也不断上升。

⑵某地铁出站口一边是电梯,一边是楼梯,大部人都选择乘电梯,为鼓励旅客多走楼梯,工作人员在楼梯上装上钢琴声音,让人爬楼梯就像在音乐演奏一样,特别有趣。结果,出站的大人、小孩都爱上了爬楼梯。

请以“身边的小创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角度自选,立意自定。可以介绍说明,也可以发表议论,还可以讲述故事。不得抄袭。篇幅不少于字。

参考答案:

1.A2.D3.笔墨超越了物质的限制,而成为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外化。笔墨的训练转化为道德人格的修炼。笔墨的艺术成为精神逍遥、心灵栖居的园地。4.为本文写弟弟与父亲的矛盾冲突做铺垫。5.①“拍拍”:表现父亲对弟弟的信任、安慰和鼓励。②“喝令”:以强硬的方式表现出父亲对弟弟疼爱的心理。③“挺直”:既表现了父亲要帮助弟弟对面对磨难的坚强决心,又表现出父亲为能帮助弟弟而感到满足。6.①弟弟终于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或“弟弟知道了父亲对他的要求,也是生活本身对他的要求”);②父亲终于明白,子女的人生是无法由他设计的;③父亲拿出积蓄为弟弟买了出租车;④弟弟表现了父亲的软弱;⑤父亲知道了弟弟的执着、坚韧。7.①运用比喻,以有形写无形(答“具体可感、生动形象”也可);②独立成段,过渡自然简洁;③叙事者“我”通过评说,表达感受、看法。8.示例:①成长就是学会承担责任、懂得关心、体谅父母。②成长史一个不断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的过程。9.B10.B11.D12.⑴适逢元朝派遣脱脱征集粮饷,拿故意吓人的话威胁梁王,一定想要杀死王祎。⑵上天已经要终结你们元朝的命,我们明朝确实要取代你们。你们(元朝)就像火把将要烧完,怎么敢和太阳月亮(一样的明朝)争夺光明呢!

复试科目-考试大纲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科目考 试 大 纲

科目代码、名称:

中国古代文学

适用专业: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02中国古代文学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分,考试时间为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题型结构

分析论述题(综合题):3小题,每小题50分,共分。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科目考试内容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等2门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第一章 先秦文学

1.神话的起源及主要作品

2.先秦史传文学的发展及主要作品

3.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及主要作品

4.《诗经》与《楚辞》

第二章 汉代文学

1.汉代政论论的发展及主要作家作品

2.《史记》和《汉书》

3.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

4.汉赋的发展及代表作家作品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

1.魏晋南北朝诗歌发展及主要作家作品

2.南北朝乐府民歌的主要区别

3.魏晋南北朝文学自觉及主要文论作品

4.骈文的发展及代表作品

5.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

第四章 唐代文学

1.唐代文学兴盛的原因和发展阶段

2.唐代诗歌发展的阶段及代表作家作品

3.唐宋古文运动的贡献和局限

4.唐传奇的发展及代表作家作品

第五章 宋代文学

1.宋词发展各阶段的特点

2.宋代古诗文运动的成就

3.宋诗与唐诗的主要区别

4.宋代话本。

第六章 元代文学

1.元杂剧产生的原因和代表作家

2.元代散曲的发展及代表作家作品

第七章 明代文学

1.明代小说的发展及代表作品

2.明代传奇的新特点

3.明代文学流派

第八章 清代文学

1.清代桐城派散文的主要特色

2.清代小说的发展及代表作品

3.清代戏曲发展及代表作品

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1.《中国古代文学史》,郭预衡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年版;

2.《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年版;

3.《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年版;

4.《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袁世硕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年版。

四、样卷

一、概述诸子散文文体的演进?(50分)

二、如何理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的“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50分)

三、脂砚斋指出:“可笑近之野史中,满纸羞花闭月,莺啼燕语,殊不知真正美人方有一陋处,如太真之肥,飞燕之瘦,西子之病,若施于别个不美矣。今以咬舌二字加之湘云,是何大法手眼,敢用此二字哉!不独不见其陋,且更觉轻悄娇媚,俨然一娇憨湘云立于书上,掩卷合目思之,其“爱”“厄”娇音如入耳内。然后将满纸莺啼燕语字样,填粪窖可也。”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50分)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科目考 试 大 纲

科目代码、名称:

中国现当代文学评论写作

适用专业: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03中国现当代文学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分,考试时间为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考试的内容比例及题型)

提供1-2篇阅读作品,根据报考方向选择其中一篇认真阅读后,任选角度,自定题目写一篇不少于0字的评论文章满分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写一篇不少于0字的评论文章。角度不限,题目自定;但要求言之有物、层次清楚、语言通畅。满分分。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国现当代文学评论写作科目重在考察考生综合运用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三、样卷

题目:请根据自己的报考方向分别选取下列作品认真阅读,然后围绕所读作品写一篇不少于0字的评论文章。角度不限,题目自定;但要求言之有物、层次清楚、语言通畅。

其中:

阅读作品之一,张洁《我的四季》,限现当代文学方向考生选读。

阅读作品之二,萧甦译《苏霍姆林斯基故事三则》,限儿童文学方向考生选读。

阅读作品之一:

我的四季

张洁

生命如四季。

春天,我在这片土地上,用我细瘦的胳膊,紧扶着我锈钝的犁。深埋在泥土里的树根、石块,磕绊着我的犁头,消耗着我成倍的体力。我汗流浃背,四肢颤抖,恨不得立刻躺倒在那片刚刚开垦的泥土之上。可我懂得我没有权利逃避,在给予我生命的同时所给予我的责任。我无须问为什么,也无须想有没有结果。我不应白白地耗费时间,去无尽地感慨生命的艰辛,也不应该自艾自怜命运怎么这样不济、偏偏给了我这样一块不毛之地。我要做的是咬紧牙关,闷着脑袋,拚却全身的力气,压到我的犁头上去。我绝不企望有谁来代替,因为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

我怀着希望播种,那希望绝不比任何一个智者的希望更为谦卑。

每天,我望着掩盖着我的种子的那片土地,想象着它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如一个孕育着生命的母亲,期待着自己将要出生的婴儿。我知道,人要是能够期待,就能够奋力以赴。

夏日,我曾因干旱,站在地头上,焦灼地盼过南来的风,吹来载着雨滴的云朵。那是怎样地望眼欲穿、望眼欲穿呐!盼着、盼着,有风吹过来了,但那阵风强了一点,把那片载着雨滴的云朵吹了过去,吹到另一片土地上。我恨过,恨我不能一下子跳到天上,死死地揪住那片云,求它给我一滴雨。那是什么样的痴心妄想!我终于明白,这妄想如同想要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大地。于是,我不再妄想,我只能在我赖以生存的这块土地上,寻找泉水。

没有充分地准备,便急促地上路了。历过的艰辛自不必说它。要说的是找到了水源,才发现没有带上盛它的容器。仅仅是因为过于简单和过于发热的头脑,发生过多少次完全可以避免的惨痛的过失——真的,那并非不能,让人真正痛心的是在这里:并非不能。我顿足,我懊恼,我哭泣,恨不得把自己撕成碎片。有什么用呢?再重新开始吧,这样浅显的经验却需要比别人付出加倍的代价来记取。不应该怨天尤人,会有一个时辰,留给我检点自己!

我眼睁睁地看过,在无情的冰雹下,我那刚刚灌浆、远远没有长成的谷穗,在细弱的稻杆上摇摇摆摆地挣扎,却无力挣脱生养它,却又牢牢地锁住它的大地,永远没有尝受过成熟是怎么一种滋味,便夭折了。

我曾张开我的双臂,愿将我全身的皮肉,碾成一张大幕,为我的青苗遮挡狂风、暴雨、冰雹……善良过份,就会变成糊涂和愚昧。厄运只能将弱者淘汰,即使为它挡过这次灾难,它也会在另一次灾难里沉没。而强者却会留下,继续走完自己的路。

秋天,我和别人一样收获。望着我那干瘪的谷粒,心里有一种又酸又苦的欢乐。但我并不因我的谷粒比别人干瘪便灰心或丧气。我把它们捧在手里,紧紧地贴近心窝,仿佛那是新诞生的一个自我。

富有而善良的邻人,感叹我收获的微少,我却疯人一样地大笑。在这笑声里,我知道我已成熟。我已有了一种特别的量具,它不量谷物只量感受。我的邻人不知和谷物同时收获的还有人生。我已经爱过,恨过,欢笑过,哭泣过,体味过,彻悟过……细细想来,便知晴日多于阴雨,收获多于劳作。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

到了冬日,那生命的黄昏,难道就没有什么事情好做?只是隔着窗子,看飘落的雪花、落漠的田野,或是数点那光秃的树枝上的寒鸦?不,我还可以在炉子里加上几块木柴,使屋子更加温暖;我将冷静地检点自己:我为什么失败,我做错过什么,我欠过别人什么……但愿只是别人欠我,那最后的日子,便会心安得多!

再没有可能纠正已经成为往事的过错。一个生命不可能再有一次四季。未来的四季将属于另一个新的生命。

但我还是有事情好做,我将把这一切记录下来。人们无聊的时候,不妨读来解闷;怀恨我的人,也可以幸灾乐祸地骂声:活该!聪明的人也许会说这是多余;刻薄的人也许会敷演出一把利剑,将我一条条地切割。但我相信,多数人将会理解,他们将会公正地判断我曾做过的一切。

在生命的黄昏里,哀叹和寂寞的,将不会是我!

阅读作品之二:

苏霍姆林斯基故事三则

萧甦译

我想说自己的词

老师把自己班的孩子——一年级的学生带到了野外。这是初秋的一个宁静的早晨。远处的天空上飞过一群候鸟。鸟儿低低的鸣叫声使人感到草原上很忧郁。

老师对孩子们说:

“今天我们要写一篇关于秋天、天空、候鸟的作文。你们每个人都要说出现在的天空是什么样的。孩子们,你们注意观察,好好想一想,从我们的母语中选出最美丽、最准确的词来。”

孩子们安静下来。他们一边望着天空,一边动着脑筋。过了一会儿大家听到了第一批小作文:

“天空是湛蓝的……”

“天空是天蓝的……”

“天空是纯洁的……”

“天空是蔚蓝色的……”

就这样,孩子们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同样的词:蓝色,天蓝色、纯洁、蔚蓝色。

蓝眼睛的小姑娘瓦利娅站在一旁,默不作声。

“瓦利娅,你为什么一声不吭呢?”

“我想说自己的词……”

“那么你用什么词来描述天空呢?”

“天空是温暖的……”瓦利娅低声说着,忧郁地微微一笑。

孩子们一下子静了下来。在这一瞬间,他们看到了以前从没看到的东西。

“天空是忧愁的……”

“天空是动荡的……”

“天空是忧伤的……”

“天空是冰冷的……”

天空在玩耍、在颤抖、在呼吸、在微笑——像是有生命的物体,而孩子们在看着他那忧郁的、蓝蓝的、秋天的眼睛。

“祝贺”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二年级正在上课。老师看见加利娅举起了手。

“加利娅,你想说什么?”老师问道。

“玛丽亚家生了一个小弟弟,”加利娅说着,幸福地笑起来了,好像是她家生了个小弟弟。玛丽亚是她的朋友。她们并排坐在靠窗户的倒数第二排。

30双眼睛兴致勃勃地看着玛丽亚。小姑娘不好意思地红了脸。

“玛丽亚家生小弟弟了……玛丽亚家生小弟弟了……教室里一片议论声。老师笑了。孩子们也笑了。

“这太好了!”老师说,他走到玛丽亚跟前,亲了她一下。“我们祝贺玛丽亚的妈妈、爸爸生了儿子,也祝贺你,玛丽亚,有了一个小弟弟。”

加利娅也拥抱并亲了玛丽亚……

“可‘祝贺’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呀?”米科拉问。

教室里变得静悄悄的。大家等着老师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这就是说,玛丽亚的妈妈和爸爸有了一件很幸福的事。一个人诞生了。他给许多人带来幸福:

玛丽亚的妈妈有了一个儿子;

玛丽亚的爸爸有了一个儿子;

玛丽亚有了一个弟弟;

玛丽亚的爷爷有了一个孙子;

玛丽亚的姥爷有了一个外孙子;

玛丽亚的奶奶有了一个孙子;

玛丽亚的姥姥有了一个外孙子;

玛丽亚的姑姑有了一个侄子;

玛丽亚的舅舅有了一个外甥;

玛丽亚的表哥有了一个表弟;

我们有了一个新朋友。

有多少人成了幸福的人呀。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向所有人祝贺的原因。

所有的墓都是人类共有的

妈妈、爸爸、奥莉娅和谢廖扎经常去墓地给爷爷扫墓。墓地位于一个山丘上,这里的土地既干燥又贫瘠,到处是石头,长不出粮食。妈妈、爸爸、奥莉娅和谢廖扎从家里带来四把喷壶:两个是大人用的,——孩子们爱这么说,——两个是孩子用的。他们把喷壶灌满了水,拎到山丘上,给种在爷爷墓前的一簇玫瑰浇水。

在爷爷的墓旁,有一座被遗忘了的、被抛弃了的、杂草丛生的墓。守门人说,这里埋葬着一位没有亲人的老太太,她既没有近亲,也没有远亲。爸爸说,咱们来给这座墓除除草吧。

杂草被清除了。下一个星期六妈妈从家里拿来一个栽着玫瑰秧的小罐。大家把玫瑰种下,浇上水。以后,每一次他们来给爷爷扫墓时,都要给这株玫瑰浇一浇水。

“为什么我们要在别人的墓旁种花呢?”谢廖扎问。

“没有别人的墓,”爸爸回答说,“所有的墓都是人类共有的。”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科目考 试 大 纲

科目代码、名称:

文学评论写作

适用专业: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04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分,考试时间为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二、考查目标与复习要求

本复试科目主要考察考生的文学审美感受能力、发现和辨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论文写作能力,要求考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指定作品进行解读或评析。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应多积累阅读经验(包括作品和相关评论)和写作经验。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根据所提供的材料(一般为外国短篇小说中译文,字数为万字以内),写一篇不少于0字的评论文章。

四、样卷

题目:请先认真阅读作品,然后围绕作品写一篇不少于0字的评论文章。角度不限,但要求言之有物、层次清楚、语言通畅。

花,电话,姑娘

作者:[巴西]卡洛斯·安德拉德

(CalosDrummonddeAndrade,-)

译者:朱景冬

不,这不是一个故事。我不过是有时候听人家讲故事,有时候不听,这样来消磨时光。那一天我就去听了,因为讲故事的是我的一位女朋友,而听朋友讲点什么总是有趣的,即使他们不讲什么,也一样,因为他们具有这样的本事,即使不用手势,也不用眼睛,同样能使人理解。

那天听到的是关于墓地的事,还是关于电话的事,我记不清了。不管怎样,反正我的朋友——对了,我记起来了,当时我们在谈论花儿——突然严肃起来,放低了声音说:

“我知道一个关于花儿的故事,不过太悲惨了!”

她微微笑了笑:

“我敢说,你听了准不相信。”

谁知道呢?关键在于讲故事的人,在于讲故事的方式。有时候就完全不在这些:那是当我们听到什么就轻信什么的时候。另外,最重要的因素是:我的朋友断言说,这个故事是真实的……

“有一位姑娘住在波利多罗将军街。”她开始讲道,“离圣胡安·包蒂斯塔墓地不远。你知道,住在墓地附近的人,不管愿不愿意,总是与死亡有关系的。因为一天到晚,总有送葬的队列从那里过,终于使人们发生了兴趣;虽然不像观看行船,婚礼,甚至国王的车队那么叫人激动,但也总是值得一看的。自然,对这个姑娘来说,看到送葬的队列总比什么也看不到好些。看见那么多尸体不断从那儿通过,如果她应当感到难过的话,她也早已习惯了!倘若死者是个重要人物,为了看仔细,她总是站在墓地门口。你注意过没有,人们看见花圈有多激动吗?再说,人们还有一种特殊的好奇心:想看看花圈上写些什么。那种没有花儿陪送的尸体是让人难受的;好像花圈不仅是对死者的纪念,而且是对死者身份和荣誉的尊敬。这个姑娘有时候就进墓地去,随着送葬的人群一直走到穴边。也许她就这样养成了到墓地散步的习惯。我的天啊!在里约有多少地方可以散布啊!我们这位姑娘,当她感到厌倦的时候,完全可以乘到海滩去的电车在莫斯科下车,倚在那里的栏杆上。大海离她家不远,只有五分钟的路程:大海、旅行、珊瑚岛,不用花钱。但是,由于懒惰,由于对葬礼的好奇心,天晓得为什么,她便开始到圣胡安墓地去散步,观看那些坟墓。可怜的姑娘!”

“在内地,这并不稀奇……”

“是的,可是她住在波塔福戈。”

“她工作吗?”

“她在家里做活儿。别打断我的话,不要查问姑娘的出生情况,也不要叫我描写她的外貌。我讲的这个故事,兴趣不在这儿。事实是,每天黄昏,她总要到墓地的白色废墟中间去散步,更确切地说,是到那里去游逛,沉湎于她那种怪癖之中。或看看碑文,或根本不看;或者发现某个小天使的照片,一个破裂的碑柱,一只老鹰,把有钱人的坟墓同穷人的坟墓做比较;估计死者的年龄;观看浮雕肖像;她在那里做的大概就是这些事情。不然的话,她还能做别的什么事呢?也许她会爬到土岗上去。那儿是墓地中的新坟区,那里的坟墓是最朴实的。大概就是在那个地方,有一天下午她掐了一朵花。”

“什么花儿?”

“随便什么花儿。比如一朵雏菊,或者一朵丁香。我想,可能是朵雏菊,虽然这纯属猜测。到底什么花儿,我一直不清楚。她把那朵花儿机械地、不在乎地掐了下来,就像人们看到眼前有一枝花随便折下来一样。她掐了花,拿到鼻子上闻了闻——没有香味,不像人们总是下意识地指望的那样——随后她就把花儿一揉,丢到某个角落,再也没有去想它。

“我也不清楚,这个姑娘在回家的时候把花儿扔在地上、墓地里还是街道上了。后来她曾努力回忆那个地方,但是未能想起。事实是,她已经回了家,在家里平静地呆了一会儿。这时,电话铃响了起来。她接”

“‘喂……’

“‘你从我坟上掐去的那朵花在哪儿?’”

“声音听起来遥远,缓慢,低哑。但是姑娘笑了,她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是什么事呢?”

“她挂上电话,回房去做她的活儿了。过了五分钟,电话又响了。

“‘喂!’

“‘你从我坟上掐去的花儿在哪儿?’五分钟的功夫足以是一个最缺乏想象力的人也能够编出个笑话来。姑娘又笑了笑,现在已胸有成竹了。

“‘在这儿,在我手里,请来拿吧。’

“那个声音仍然缓慢、严厉而悲伤:

“‘我要那朵被你偷去的花儿,我要我的花儿!’

“是男人,还是女人?声音太远,话倒是听得清,但是分不清是男是女。姑娘继续跟那个声音对话说:

“‘我告诉你,请你来拿!’

“‘你知道,我是不能去拿什么东西的,我的孩子。我要我的花儿,你有责任把花儿还给我。’

“‘可是,你是谁呢?’

“‘把我的花儿给我,我恳求你。’

“‘不把你的名字告诉我,我就不给你。’

“‘把我的花儿给我,我需要它,你是不需要的。我要那朵从我的坟上长出来的花儿。’

“这个玩笑开得不很高明,千篇一律,没有变化。姑娘感到厌倦,把电话挂了。那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但是第二天,在同样的时间,电话又响了。姑娘丢开一切,去接

“‘喂!’

“‘那朵花在哪儿?……’

“她什么也不再听了。挂上电话,感到很气愤。开什么玩笑!她觉得讨厌,去做活儿了。没过多久,铃声又响了。不等那个哀求的声音开口,她就说:

“‘喂,请换张唱片吧,我已经听厌了。’

“‘你必须把我的花还给我。”那个哀求的声音回答,“你为什么单到我的坟上来扰乱呢?你在世界上什么都有,而我多可怜,已经与世无缘了。我很需要那朵花。’

“‘这个玩笑太无聊了,不会说别的吗?’

“她把电话挂了。但是回到房里后,她就不平静了。关于那朵花,也就是看见她在墓地里掐花、现在老给她打电话捣乱的那个蠢货的念头老缠着她。可能是谁呢?她不记得看见过任何熟人,因为她一向是个漫不经心的人。根据声音是不容易辨认的。肯定声音是假装出来的。是男的还是女的,不可能分清。真奇怪……那个声音冷冰冰的,听起来很远,象是从郊区打来的,也许还要远……正象你理解的,姑娘已经感到害怕了。”

“我也觉得挺可怕。”

“别这么傻。事实上,那天夜里,她好不容易才睡着。从那天起,她夜里睡得很少。那个声音不断来电话追问;总在同样的时间,用同样的声调。声音不吓人,嗓门也不高:只是苦苦地哀求。仿佛那朵见鬼的花是他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他的长眠安息——假设是个死人的话——似乎取决于能不能收回那朵很普通的花。但是,这样假设是荒唐的,姑娘自己也不相信。五、六天以后,她又听到了那个毫无变化、唠唠叨叨的声音。她觉得是作出回答的时候了。她要他滚到地狱去,不要装疯卖傻(这个词儿很恰当,因为男女都适用),最后警告他说,如果玩笑不就此结束,她要采取措施了。

“她的‘措施’就是请哥哥,然后请父亲帮助。父亲和哥哥通过电话同那个声音谈了八百遍。他们确信,那个人准是一个毫无风趣的可笑人物。但是有趣的是,当谈到他的时候,他们都管他叫‘声音’。

“‘声音今天来电话了吗?’父亲一从市中心回来就问。

“‘当然;没办法避免。’母亲叹着气说,感到很气馁。

“对待这样的事,辱骂是没有用的。需要动动脑筋,到街坊中间去询问,调查,监视公用电话。父亲和哥哥两人分了工,分头到旅店、最近的咖啡馆、花店、大理石雕场去。如果有人进电话间要求打电话,他们就尖起耳朵来谛听。但是,白费劲!没有人打电话要花儿。此外,还有很多私人电话。每个房间一架,同一座楼里就有十到十二架,怎么能查到那个声音呢?

“据说,她哥哥已经给波利多罗将军街的所有电话,然后给各线路的电话,最后给2-6局的电话……拨号。他拨了号码,听着对方喊‘喂’的声调,然后和那个声音做比较——不是就挂上——结果也是徒劳,因为打电话的那个人也许就在墓地附近——根据姑娘离开墓地到他给她打电话的时间估计的——而且又隐蔽得相当好,只是在他想打电话的时候,才会让人听到他的声音。那就是在下午的某个钟点。这个关于时间的细节,也曾启发全家花费了一番工夫。但是一无所获。

“当然,姑娘再也不接电话,也不再打电话,哪怕是给她的朋友们。结果,接电话的要是别人,那个不断恳求的声音就不再说“把我的花儿给我”,而是说“我要我的花”,“偷了我的花儿的人必须把花儿还我”,等等。“声音”不跟别人进行任何对话,只跟姑娘谈话,它不做任何解释。

“这件事,持续上半个月、一个月的时间,最后连神仙都会感到绝望的。她家虽然不愿弄得满城风雨,但是不得不向警察局求助。然而,警察局不是说忙于抓共产党,就是说调查电话不是他们的事;结果还是没有办法。于是父亲又去求电话局。一位极为和蔼的先生接待了他。那位先生摸了摸下巴,竟暗示说说那是线路内部的毛病所致。

“‘可是我来求你的事,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安宁!关系到我的女儿,我们全家的安静!难道要我把电话拆掉吗?’

“可别拆,我尊敬的先生。那是发疯。拆掉电话就真的什么也查不清了。在今天,没有电话,没有无线电或电冰箱,是没法生活的。我朋友般地劝告你:回家去吧,让全家放心,等待事态的发展。我们这方面会尽力进行调查的。’

“对,也许你已经想象到:事情依然毫无进展。那个‘声音’还在要它的花儿;姑娘的食欲和精神开始丧失了。她心灰意懒,没有勇气出门或做活儿,不希望再看见送葬的人群。她为一个声音,一朵花,一个根本不认识的游荡的死人所左右,感到很可怜。她甚至连那朵该死的花是从哪座坟上掐来的都记不清了。要是她起码知道地点的话……

“一天,她哥哥从圣胡安·包蒂斯塔回来说,那天下午她走过的那一边,有五个新坟墓。

“母亲没有说什么,就出门到居民区一家花店买了五大束花,捧着花,就象一座鲜花盛开的花园似地穿过街道,把那些花儿放在了那五座坟墓上。然后回到家,等待着不堪忍受的那个时刻。她心里想:要是死人受到折磨感到痛苦、需要活人安慰的话,她那个抚慰的表示一定能平息那个被埋葬者的痛苦。

“但是那个‘声音’并不接受安慰或礼物。任何别的花都不行,只有那朵细小的、被揉坏、遗忘的、在尘土里滚过的、已经不存在的花儿才能使它满意。别的花儿是从别的地方来的,不是从它的坟墓上生出的;这些话不是那个声音说的,但好像是这么说的。母亲没有照她原来的想法再送新的礼物。送花儿,做弥撒,又换得来什么呢?

“她父亲使出了最后一招:求助于巫术。他请来一位神通广大的巫师,把情况向他做了详细的介绍,希望他同那个丢了花儿的灵魂取得联系。他求巫师占卜过无数次,尽管他十分虔诚,神灵们却不肯合作。那个低哑、倒霉、有规律的声音仍然没有停止。如果真的是个活人(因为全家有时还在这么推测,尽管所做的解释一天天愈加失望,没有任何解释合乎逻辑),那一定是个丧失良心的人;如果是个死人,可是对于死人又怎么能判断呢?无论如何,在恳求声里包含着一种令人心碎的痛苦,一种不幸。这种不幸使人忘记了它的残酷性,使人深思:甚至连邪恶也会是痛苦的。这是不可理解的;可至此也只能做这样的解释。某个人不停地要求某朵花儿,可是那朵花儿已经不复存在,不可能再还给他。难道这不是一件绝对没有希望的事吗?”

“可是,那位姑娘呢?”

“卡洛斯,开头我就对你说过,我讲的这个关于花儿的故事是很悲惨的。几个月之后,那个姑娘就心力衰竭死去了。不过,不要激动,什么事都会有指望:从此以后,那个恳求的声音也就消失了。”(完)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科目考 试 大 纲

科目代码、名称:

应用语言学

适用专业: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05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6汉语言文字学;Z1汉语国际传播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分,考试时间为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与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概念题):约30分

简答题(简述题):约40分

分析论述题(综合题):约80分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科目“应用语言学”的考试内容包括应用语言学课程的一些基本知识,要求考生系统掌握该课程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及部分相关研究成果,并具备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语言应用及语言学应用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第一章 应用语言学的性质和范围

1.应用语言学的性质

2.应用语言学的研究范围

3.应用语言学简史

第二章 语言教学

1.语言教学的性质和过程

2.语言教学的历史

3.语言教学的方法体系与语言理论

4.语言测试的理论、方法

第三章 对外汉语教学

1.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历史、现状

2.对外汉语教学大纲、课程和教材

3.相关语言教学流派和教学方法

4.第二语言习得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第四章 中文信息处理

1.语言信息处理的理论概述

2.词处理

3.句处理

4.中文信息处理的成果与挑战

第五章 语言规划

1.语言规划的性质、历史和现状

2.语言规划的各种实践

第六章 社会语言学

1.社会语言学的性质、范围和历史

2.宏观社会语言学及其研究方法

3.微观社会语言学及其研究方法

第七章 儿童语言发展

1.儿童语言发展的阶段与儿童语言获得理论

2.儿童语音、词汇、语法的发展

3.儿童语言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第八章 应用语言学的其他领域

1.人名学、地名学

2.词典编纂学

3.传播语言学

4.法律语言学

等等

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1.《应用语言学纲要》齐沪扬、陈昌来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年版或年版.

四、样卷

一、名词解释(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语言规划

2.语料库语言学

3.听说法

二、简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简述语言教学的基本过程。

2.举例说明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三、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40分,共80分)

1.简述我国推广普通话的历程。

2.以下是Chomsky()的一段话:

学语言的儿童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根据他对句子和非句子的观察,建立了自己的语法。我们看到说话者能区别句子与非句子,能发现歧义;研究这些能力促使我们得出结论:这种语法是十分复杂的、抽象的。小儿能够掌握一种至少形式方面是了不起的理论体系。而且,这项任务所有的儿童都以差不多的方式完成。任何一种研究学习的理论都必须解释这些事实。

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科目考 试 大 纲

科目代码、名称:

训诂学

适用专业: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06汉语言文字学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分,考试时间为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考试的内容比例及题型)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第一部分 训诂学相关概念的解释,约20分

第二部分 对训诂材料的解读,约50分

第二部分文言文的翻译,约8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概念题):约20分

简答题(简述题):约50分

古文翻译题(综合题):约80分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训诂学科目考试内容涵盖训诂学基础课程所包括的内容,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古代文献阅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第一部分:训诂、训诂学及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训诂的内容

1.保存在注释书和训诂专书中的训诂内容

2.保存在文献正文中的训诂内容

第三部分:训诂的方法

1.因形说义

2.因声求义

3.核证古代文献语言

4.考察古代社会

第四部分:训诂的运用

1.古代文献的注释工作

2.了解和研究古代社会及其文化

3..工具书的编纂

4..指导阅读和语文教学

第五部分:训诂学的源流

1.先秦的训诂

2.两汉的训诂

3.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的训诂

4.宋代的训诂

5.元、明两代的训诂

6.清代的训诂

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1.郭在贻《训诂学》,中华书局,年

2.方一新《训诂学概论》,江苏教育出版社,年

3.赵振铎《训诂学纲要》,巴蜀书社,年

四、样卷

浙江师范大学汉语史研究生训诂学样卷(复试)

复试科目代码:

复试科目名称:

训诂学

提示:

1、请将所有答案写于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的不给分;

2、请填写准考证号后6位:____________。

卷面分数共分。

一、概念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形训2.互训3.读破4.读为5.析言6犹7.衍文8.摄9.等10.反切

二、简答题(共50分)

1.下列句子采用了何种训诂方式?(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①《説文·一部》:“天,顛也。”

②《荀子·勸學篇》“天見其明”,楊倞注:“明謂日月。”

③《九章·惜頌》:“又衆兆之所咍。”王逸《章句》:“咍,笑也。楚人謂相啁笑曰咍。”

④《韓非子·五蠹篇》:“古者蒼頡之作書也,自環者謂之厶,背厶謂之公。”

⑤《悲回風》:“掩此哀而不去。”王逸《章句》:“心常悲慕。”案:以“悲慕”釋“哀”,慕亦哀之意。相反爲義。

⑥《爾雅·釋言》:“山頂曰冡。冡,腫也。言腫起也。”

⑦《離騒》:“帝高陽之苗裔兮。”王逸《章句》:“苗,胤也。裔,末也。”

又:“朕皇考曰伯庸。”王逸《章句》:“朕,我也。皇,美也。”

⑧《釋名·釋天》:“木,冒也。華葉自覆冒也。”

⑨《周禮·大司徒》“知仁聖義忠和”,鄭注:“忠,言以中心。”

2、仔细阅读下列《说文段住》中对“喜”“憙”“嚭”三字的训释,回答如下问题:(共23分)

(1)“喜”“憙”“嚭”分别属于六书造字的那一种?(3分)

(2)“憙”与“嚭”在结构方面有何不同?(3分)

(3)简要说明段注对“喜”字的分析。(17分)

《説文》“喜”“憙”“嚭”注[1]

喜,樂也。樂者,五聲八音緫名[2]。《樂記》:“樂者,樂也。”古音樂與喜樂無二字,亦無二音。从壴、从口。壴,象陳樂,立而上見。从口者,“笑”下曰:“喜也。”聞樂則笑,故从壴、从口,會意。虛里切[3],一部[4]。凡喜之皆从喜。?,古文喜,葢古文作?,轉寫誤耳。與歡同。同下當有“意”,謂皆从欠也。

憙,説也。説者,今之悅字。樂者,無所箸之?[5]。悅者,有所箸之?。《口部》“嗜”曰:“憙欲之也。”然則憙與嗜義同,與喜樂義異[6]。淺人不能分別,認爲一字,喜行而憙廢矣。顔師古曰:“喜下施心,是好憙義。音虛記切[7]。”从心、喜,喜亦聲。許記切。一部。古有通用喜者,如《封禪書》[8]:“天子心獨喜其事。”

嚭,大也。从喜否聲。按,訓大,則當从丕。《集韻》[9]“一作噽”是也。匹鄙切,十五部[10]。《春秋傳》:“吳有大宰嚭。”見《左傳》。

三、简答及翻译(共80分)阅读《史记三家注》节选,问题如下:

1.、、的三位作者分别为何人?(共10分)

2.参照“三家”的注释材料,翻译此段古文。(共70分)

或曰:「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若伯夷、叔齊,可謂善人者非邪?〔一〕積仁絜行如此而餓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獨薦顏淵爲好學。然回也屢空,糟糠不厭,〔二〕而卒蚤夭。天之報施善人,其何如哉?盜蹠日殺不辜,〔三〕肝人之肉,〔四〕暴戾恣睢,〔五〕聚黨數千人橫行天下,竟以壽終。〔六〕是遵何德哉?〔七〕此其尤大彰明較著者也。〔八〕若至近世,操行不軌,專犯忌諱,而終身逸樂,〔九〕富厚累世不絕。或擇地而蹈之,〔一0〕時然後出言,〔一一〕行不由徑,〔一二〕非公正不發憤,而遇禍災者,不可勝數也。〔一三〕余甚惑焉,儻所謂天道,是邪非邪?〔一四〕

〔一〕 又敘論云若夷、齊之行如此,可謂善人者邪,又非善人者邪,亦疑也。

〔二〕 厭者,飫也,不厭謂不飽也。糟糠,貧者之所餐也,故曰「糟糠之妻」是也。然顏生簞食瓢飲,亦未見「糟糠」之文也。

〔三〕 「蹠」及注作「跖」,並音之石反。按:盜蹠,柳下惠之弟,亦見莊子,爲篇名。 按:蹠者,黃帝時大盜之名。以柳下惠弟爲天下大盜,故世放古,號之盜蹠。

〔四〕 劉氏云「謂取人肉爲生肝」,非也。按:莊子云「跖方休卒太山之陽,膾人肝而餔之」。

〔五〕 暴戾謂兇暴而惡戾也。鄒誕生恣音資,睢音千餘反。劉氏恣音如字,睢音休季反。恣睢謂恣行爲睢惡之貌也。 睢,仰白目,怒貌也。言盜蹠兇暴,惡戾,恣性,怒白目也。

〔六〕 皇覽曰:「盜跖冢在河東大陽,臨河曲,直弘農華陰縣潼鄉。」按:盜跖即柳下惠弟也。 直音如字。直者,當也。或音值,非也。潼音同。按:潼,水名,因爲鄉,今之潼津關是,亦爲縣也。 括地志云:「盜跖冢在陝州河北縣西二十里。河北縣本漢大陽縣也。又今齊州平陵縣有盜跖冢,未詳也。」

〔七〕 言盜蹠無道,橫行天下,竟以壽終,是其人遵行何德而致此哉?

〔八〕 按:較,明也。言伯夷有德而餓死,盜蹠暴戾而壽終,是賢不遇而惡道長,尤大著明之證也。

〔九〕 謂若魯桓、楚靈、晉獻、齊襄之比皆是。

〔一〇〕謂不仕暗君,不飲盜泉,裹足高山之頂,竄跡滄海之濱是也。 謂北郭駱、鮑焦等是也。

〔一一〕按:論語「夫子時然後言」。

〔一二〕按:論語澹臺滅明之行也。

〔一三〕謂人臣之節,非公正之事不感激發憤。或出忠言,或致身命,而卒遇禍災者,不可勝數。謂龍逢、比干、屈平、伍胥之屬是也。

〔一四〕太史公惑於不軌而逸樂,公正而遇災害,爲天道之非而又是邪?深惑之也。蓋天道玄遠,聰聽暫遺,或窮通數會,不由行事,所以行善未必福,行惡未必禍,故先達皆猶昧之也。 儻音他蕩反。儻,未定之詞也。爲天道不敢旳言是非,故云儻也。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科目考 试 大 纲

科目代码、名称:

中国古典文献学知识

适用专业: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07中国古典文献学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分,考试时间为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考试的内容比例及题型)

名词解释题(概念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简答题(简述题):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论述题(综合题):1小题,每小题50分,共50分

文献阅读(综合题):1小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中国古典文献学知识》科目复试内容为《中国古典文献学》1门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的学科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中国古代文献阅读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第一章 文献与文献学

1.“文献”释义

2.文献学研究的范围

3.为什么要学习文献学

第二章 文献的载体

1.甲骨

2.金石

3.简帛

4.纸

第五章 文献的版本

1.“版本”释义

2.版本类型

3.“善本”释义

第六章 文献的校勘

1.文献错讹的类型

2.校书的主要方法

第七章 文献目录

1.“目录”的产生及其含义

2.古籍分类

3.目录的类型

第九章 类书与丛书

1.类书及其举要

2.丛书及其举要

第十一章 总集与别集

1.总集及其举要

2.别集

第十二、十三章 出土文献概述

1.甲骨文、金文文献概要

2.出土简帛文献概况

第十四章 敦煌文献概述

1.敦煌文献的目录

2.敦煌文献的内容及其价值

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1.杜泽逊《文献学概要》(修订本),中华书局,年。

四、样卷

(一)名词解释(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善本

2、伪书

3、类书

4、《乐府诗集》

(二)简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简帛文献的价值。

2、列出5种中国古代目录学著作。

(三)论述题(共1小题,每小题50分,共50分)

结合你接触过的目录著作,论述目录的作用。

(四)文献阅读理解(共1小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要求:①给本段文字标点;②注释(假如阅读对象是未经大学古文训练的普通读者)。③用白话翻译本段文字。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要求:①标点本段正文及注文文字;②用白话翻译本段正文,注不译。

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術當爲遂聲之誤也古者仕焉而已者歸教於閭里朝夕坐於門門側之堂謂之塾周禮五百家爲黨萬二千五百家爲遂黨屬於鄉遂在遠郊之外比年入學學者每歲來入也中年考校中猶間也鄉遂大夫間歲則考學者之德行道藝周禮三歲大比乃考焉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羣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離經斷句絕也辨志謂別其心意所趣鄉也知類知事義之比也強立臨事不惑也不反不違失師道夫然後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此大學之道也懷來也安也記曰蛾子時術之其此之謂乎蛾蚍蜉也蚍蜉之子微蟲耳時術蚍蜉之所爲其功乃復成大垤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科目考 试 大 纲

科目代码、名称:

儿童文学评论写作

适用专业:

J1儿童文学(交叉学科)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分,考试时间为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考试的内容比例及题型)

提供一篇阅读作品,任选角度,自定题目,写一篇不少于0字的评论文章,满分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写一篇不少于0字的评论文章。角度不限,自拟标题;要求观点集中、言之有物、层次清楚、语言通畅。满分分。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儿童文学评论写作科目,重在考察考生综合运用儿童文学的基本知识分析儿童文学作品和理论问题的能力及水平。

三、样卷

题目:请认真阅读以下作品,写一篇不少于0字的评论文章。角度不限,自拟标题;要求观点集中、言之有物、层次清楚、语言通畅。

苏霍姆林斯基故事三则

[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著

萧甦译

我想说自己的词

老师把自己班的孩子——一年级的学生带到了野外。这是初秋的一个宁静的早晨。远处的天空上飞过一群候鸟。鸟儿低低的鸣叫声使人感到草原上很忧郁。

老师对孩子们说:

“今天我们要写一篇关于秋天、天空、候鸟的作文。你们每个人都要说出现在的天空是什么样的。孩子们,你们注意观察,好好想一想,从我们的母语中选出最美丽、最准确的词来。”

孩子们安静下来。他们一边望着天空,一边动着脑筋。过了一会儿大家听到了第一批小作文:

“天空是湛蓝的……”

“天空是天蓝的……”

“天空是纯洁的……”

“天空是蔚蓝色的……”

就这样,孩子们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同样的词:蓝色,天蓝色、纯洁、蔚蓝色。

蓝眼睛的小姑娘瓦利娅站在一旁,默不作声。

“瓦利娅,你为什么一声不吭呢?”

“我想说自己的词……”

“那么你用什么词来描述天空呢?”

“天空是温暖的……”瓦利娅低声说着,忧郁地微微一笑。

孩子们一下子静了下来。在这一瞬间,他们看到了以前从没看到的东西。

“天空是忧愁的……”

“天空是动荡的……”

“天空是忧伤的……”

“天空是冰冷的……”

天空在玩耍、在颤抖、在呼吸、在微笑——像是有生命的物体,而孩子们在看着他那忧郁的、蓝蓝的、秋天的眼睛。

“祝贺”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二年级正在上课。老师看见加利娅举起了手。

“加利娅,你想说什么?”老师问道。

“玛丽亚家生了一个小弟弟,”加利娅说着,幸福地笑起来了,好像是她家生了个小弟弟。玛丽亚是她的朋友。她们并排坐在靠窗户的倒数第二排。

30双眼睛兴致勃勃地看着玛丽亚。小姑娘不好意思地红了脸。

“玛丽亚家生小弟弟了……玛丽亚家生小弟弟了……教室里一片议论声。老师笑了。孩子们也笑了。

“这太好了!”老师说,他走到玛丽亚跟前,亲了她一下。“我们祝贺玛丽亚的妈妈、爸爸生了儿子,也祝贺你,玛丽亚,有了一个小弟弟。”

加利娅也拥抱并亲了玛丽亚……

“可‘祝贺’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呀?”米科拉问。

教室里变得静悄悄的。大家等着老师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这就是说,玛丽亚的妈妈和爸爸有了一件很幸福的事。一个人诞生了。他给许多人带来幸福:

玛丽亚的妈妈有了一个儿子;

玛丽亚的爸爸有了一个儿子;

玛丽亚有了一个弟弟;

玛丽亚的爷爷有了一个孙子;

玛丽亚的姥爷有了一个外孙子;

玛丽亚的奶奶有了一个孙子;

玛丽亚的姥姥有了一个外孙子;

玛丽亚的姑姑有了一个侄子;

玛丽亚的舅舅有了一个外甥;

玛丽亚的表哥有了一个表弟;

我们有了一个新朋友。

有多少人成了幸福的人呀。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向所有人祝贺的原因。

所有的墓都是人类共有的

妈妈、爸爸、奥莉娅和谢廖扎经常去墓地给爷爷扫墓。墓地位于一个山丘上,这里的土地既干燥又贫瘠,到处是石头,长不出粮食。妈妈、爸爸、奥莉娅和谢廖扎从家里带来四把喷壶:两个是大人用的,——孩子们爱这么说,——两个是孩子用的。他们把喷壶灌满了水,拎到山丘上,给种在爷爷墓前的一簇玫瑰浇水。

在爷爷的墓旁,有一座被遗忘了的、被抛弃了的、杂草丛生的墓。守门人说,这里埋葬着一位没有亲人的老太太,她既没有近亲,也没有远亲。爸爸说,咱们来给这座墓除除草吧。

杂草被清除了。下一个星期六妈妈从家里拿来一个栽着玫瑰秧的小罐。大家把玫瑰种下,浇上水。以后,每一次他们来给爷爷扫墓时,都要给这株玫瑰浇一浇水。

“为什么我们要在别人的墓旁种花呢?”谢廖扎问。

“没有别人的墓,”爸爸回答说,“所有的墓都是人类共有的。”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科目考 试 大 纲

科目代码、名称:

民间文学

适用专业:

社会学(一级学科)-03民俗学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分,考试时间为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考试的内容比例及题型)

参见往年试卷

(四)试卷题型结构

论述题(综合题):3小题,每小题50分,共分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民间文学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民间文学的基本理论、民间文学的专题理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理论与知识等基础理论知识,要求考生能通过民间文学知识的学习,解决本专业中面临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的专题研究中的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民间文学基本特征

民间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

民族民间文学的交流与相互影响

民间诗人、歌手和故事讲述家

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

神话与民间传说

民间故事

民间歌谣

史诗与民间人造棉事诗

民间谚语与谜语

民间说唱

民间小戏

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理论与知识

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1.钟敬文主编:《民间文学概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年8月。

2.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年10月。

四、样卷

参见往年试卷

赞赏

长按







































哪家医院治白癜风有效
儿童会患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shanz.com/shagk/2351.html